第六百三十二章会谈叶利钦4(3 / 4)
苏联的经济有没有好处?那绝对是有的,当时可是交易了两亿美元,而苏联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一些他们暂时用不到的人,这样的人,在苏联不说是过江之鲫,但也绝对不是少数,这些人在当时的苏联,并不能够给苏联带来任何的利益,并且还会成为苏联的负担。
可即便是这样对于双方都大有好处的事情,就因为叶利钦的问题,直接就让戈尔巴乔夫斩断了这一条已经算是成熟的链接,要是在商业上,这样的行为绝对会被人看作不可理喻,这样的公司,早晚也会挂掉,因为自己公司内部的争斗,直接把外界的通道给斩断,这样的公司,哪里还能有什么出路?
可如果用政治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那么当初戈尔巴乔夫所做的事情,就是很正确的。环亚的交易对象是叶利钦,不是他戈尔巴乔夫。而如果继续有源源不断这样的交易,那么叶利钦在苏联的威望,就会空前高涨,因为叶利钦能够给大家带来利益。如果真出现那样的情况,戈尔巴乔夫都得坐蜡,斩草除根,那是必定的选择。
这就是商业思维和政治思维的本质区别,商业或许在某些时候,是能够影响一些政治,但如果碰到一些立场问题,那商业即便是再能赚钱,在政治力量下面,也得拜拜。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事情,也就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当中,才会经常的出现这样的问题。
而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这样问题的时候,就比较少了。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至少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运用政治手段干涉商业行为的时候,并不少。就好像巴统这样的奇葩,明明可以赚钱的生意,就是因为阵营不同,很多东西都不能随便的交易,八三年东芝卖给苏联几台五轴联动机床,八六年东芝就差点因为这个事情,被罚得倾家荡产,十多年都缓不过气来。如果按照正常的商业思维来说,这并没有错。但如果按照政治思路来说,这就是大错特错。
因为东芝贪恋三十五亿rì元,结果为北约损失了几十亿美元都不止,所以原本正确的商业买卖,就变成了错误的决定。
虽然刘东能够肯定自己的大项目,绝对符合叶利钦的胃口,但如果叶利钦的政治思维和他想得不一样,那这个事情就未必能够过关。好在现在叶利钦表态是先看看,那就证明这个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叶利钦也算是接受了环亚大项目的意思。
只要能够在接下来的交易当中,获得实际的好处,并且交易量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么叶利钦参与进来,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