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开启大时代5(2 / 4)
越发的膨胀起来,原先手里面不够用的人民币现金,现在却像cháo水一般往环亚账目上涌来。要是这些人民币可以换成美元,刘东的心里就会更美,但这样的想法也就只有想想,国内现在储备的美元外汇,还未必有环亚多,环亚要还想在国内弄美元,那简直就是在找不自在。
有了钱,放在银行里面也不是办法,但问题就在于环亚现如今压根就没有什么大买卖需要入手,花钱的地方太少了。现在还看不出来,因为毕竟才半年交易,而且由于现在的货运速度远远达不到后世那么夸张,所以积累半年,刘东也才赚了不到十个亿人民币。
要说刘东赚得少,那也算不上,其他家族那些供货的人,虽然单笔交易赚得比刘东多很多,但是总量上却比不上刘东,毕竟这个平台就是刘东打造的。别人是以质量取胜,那刘东的环亚就算得上是以数量取胜。单笔不高,但耐不住刘东成交的数量多。
要说国内环亚和环亚的那些盟友们赚得多,苏联那边的盟友也没有少赚。原本在华夏卖白菜价的rì用品,在苏联真正落到一般苏联人手里面的时候,却往往仅仅比他们平时用的东西便宜一点点,甚至在某些货物相对紧缺的地方,华夏白菜价的商品,居然比欧美的东西都还要卖得贵。
这倒不是环亚手黑,环亚在国内卖一块钱的东西,卖到那些苏联人手里面也最多就是三四块钱。但耐不住他们苏联人自己加价,加个一倍都还嫌不够,至少也要加两倍。所以原本在华夏仅仅卖一块钱的东西,在苏联某些地方居然要卖到十多块钱。
就这样,这些货物还不会有多少存留。对于一般的苏联人来说,有用钱买得到的商品,那就是好商品。在华夏货物来之前,他们就算是有钱,也未必买得到东西。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即便是华夏的商品在他们眼中看起来很贵,他们也不得不买。
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坏影响,但华夏的东西结实耐用,也让那些苏联人多少心里好受一些。虽然免不了有些小规模走私到苏联的华夏rì用品质量并不高,但这些倒爷卖过去的东西数量相对于刘东他们直接包火车站和火车皮运过去的数量,要少太多。
因为大批量的货物,苏联人对于华夏商品总体的评价,还算是不错。当然,如果这些华夏的商品更加符合苏联人的欣赏能力,那就更好了。
如果这仅仅是苏联商品贸易的成就,那么因为这些货物而导致苏联官方的评价,就更让戈尔巴乔夫不爽了。叶利钦当初上位的承诺就是保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