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战场的真相(3 / 9)
考验。而那些激情澎湃的宣传,实际上也就是那些套路,中规中矩,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突破。
然而当这些报道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自治区管辖的城市后,顿时激起了轩然大波当记者将那份堪称标准的宣传采访和经过ps修整的照片发表后。在网上,突然出现了他这次拍摄的原始照片和视频,还有一些以一线作战人员的口吻描述的战场“实际情况”!
照片及其血腥,那些受伤的,战死的中国官兵们,有的已经残全不全,有的奄奄一息。裹尸袋整齐的排放着,一眼望不到尽头,而伤残士兵的哀嚎在战地医院里不绝于耳,这一切都在说明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同时各种以“当事人”口吻的描述和“专业分析”,旁敲侧击的表示这场战斗目前处于不利态势,而且打得异常艰难,整个战场已经变成了一片绞肉机式的战争,需要大量“炮灰”填补。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耍的手段,这些内容在网络上足足放了3天之后才被彻底撤下来,期间已经有大批网民看到了这些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在网上被删除了,还在很多短信,朋友圈之类政府无力管控的地方疯狂传播,让不少第一次看到战争真实残酷的人们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自治区也有很多军迷,侃起战争来个个头头是道,武器装备参数背的滚瓜烂熟,对于战场分析可以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言不惭的表示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或者是干脆是自己,就参加过“秘密任务”,就懂什么叫战争。在他们眼里,自己所在的部队肯定是全天24小时卫星无人机,空中支援,火力支援不间断的提供援助,而且弹药无限,想什么,就有什么,一个通讯,远程火力已覆盖,敌人直接死翘翘,自己上去补枪,抓俘虏就行。肯定不会出现无法增援,支援火力无法提供甚至弹药用尽等等各种状况要知道就算是当年信息化程度世界第一的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也经常要遇到支援跟不上需要和当地武装分子用步枪对射的地步。
当然,他们渴望参军保家卫国的同时,内心里也渴望着建功立业,衣锦还乡,而不是战死沙场简单地说就是潜意识里认为炮灰别人去当,自己最终一定能够活到战争结束并且带着无数的军功章回家。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是个人都会这样想。没办法,毕竟和平年代太久了,而且国内的军事题材影视剧大部分都是讲述穿军装的如何飚高科技装逼,穿帅气的携具运动装逼,以及穿笔挺漂亮的军装的和军装mm谈恋爱的故事。让观众潜移默化的接受军人就像是一群运动员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