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流氓当皇帝 (1)(2 / 22)
。据医学专家说,一大片点状痣簇生在一起是可能的,然而这是一种疾病。
刘邦生来一点也不像刘家的人,他的两个哥哥做事勤劳,为人上进,可他虽然生得人高马大,身强体壮,却没有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从小不喜欢读书,更不喜欢干农活,常常呼朋唤友、寻欢作乐,干一些偷鸡摸狗之类的事情。气得刘太公常骂他败家子,可他对此毫不在意,左耳进、右耳出,权当没有听见。刘太公气得咬牙跺脚,但也没有办法。
刘太公常常想,儿子这么不求上进,找老婆恐怕是个问题。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当老子的总不能不管,还是得想个长久之计。于是,刘太公就用自己的家底为儿子谋了一官半职,买了一个沛县泗水亭亭长的小官。亭是秦朝时的地方行政单位,秦朝的基本行政区划是郡县制,秦始皇时天下共划分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下再设乡、亭、里。亭有两种:一是城里的亭,级别跳过乡,相当于现代城市里的区;第二种是乡下的亭,相当于现在的镇,或处于交通要道之上。这样的亭具有旅馆和驿站邮递的作用,而亭官同时又负有督禁盗贼的责任。亭的主要官吏是亭长,由县吏任命,职责是维持地方治安,并听从县尉指挥,相当于镇上的镇长兼公安局长。
有了这个差事,刘邦更是潇洒自在了,不用每天听老爹在自己耳边念叨,可以尽显流氓本色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刘邦的前半生过得是挺“任性”的。虽然官不大,甚至还挺小的,但是在担任泗水亭长期间,刘邦却也过得悠哉乐哉。虽然是个混混,但他有一副侠义心肠,而且擅长交际,这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官提升了他人际关系网络的层次,他的朋友更多,也更铁了。在泗水亭认识的朋友,都成了他日后打天下最忠实的伙伴,比如张良、萧何、曹参、夏侯婴……这些坚实的后盾,为刘邦打天下奠定了基础。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邦三十岁时还没有成家立业,由于“混混”的头衔早已远近皆知,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那个年代还不流行“裸婚”,就这样一直到四十多岁,刘邦依然单身,每年都过“光棍节”。然而,命运是一件无法捉摸的事情,“种豆得瓜”有时候也并非不可能,刘邦就遇到了他的“瓜”。
这天,沛县来了一个姓吕的,人称吕公,姓吕名文,字叔平,山东单县人。吕公有四个子女: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长女吕雉,次女吕,跟县令是好朋友。吕公他这次到沛县来是考察风土民情的,因为被仇人追杀,一路就逃到了好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