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流氓当皇帝 (2)(11 / 13)
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则可能发生变乱。”刘邦经提醒也明白过来,改口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于是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
公元前203年六月,项羽以凌厉攻势拔荥阳,再夺成皋。但此时的项羽已经是强弩之末,远离根据地长期作战,士卒疲惫,粮食告绝,况且后方还被韩信、彭越威胁。尤其是彭越,号称游击战的祖师爷,深得“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真谛,抢走项羽的无数粮草,史称“彭越挠楚”。
刘邦却成功地利用荥阳、成皋阻击战,吸引住了项羽和楚军主力,乘机夺取了赵、魏、齐、燕、楚等大片国土。成皋、巩县两道防线坚守两年零四个月,可谓固若金汤。背后是广大的关内根据地,士卒气盛,粮草充足。于是在公元前203年八月,楚汉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其西属汉,其东属楚,划分天下。
项羽由于急于求和,摆脱被动危险的局面,因此做出加大的退让,交还刘邦家眷,让出荥阳,这样才取得了刘邦的同意,以换取安全撤退的时间和承诺。
这显然是一个不符合当时双方实力对比的协议,是一个根本无法执行的协议,说它是子虚乌有最为合理。一定要死认书本的话,我们只能说,那是刘邦为了换回家人的性命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况且协议刚刚签订,张良、陈平就已经劝刘邦赶紧毁约。
四面楚歌,霸王垓下谢幕
公元前202年,刘邦违背鸿沟约定,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追到夏南时,刘邦与韩信、彭越约好,要同时出兵形成合围楚军之势。同年十月,刘邦亲自带了二十多万大军在固陵(今河南太康)对楚军发动了袭击,结果跟约好的不一样,韩信和彭越按兵不动,刘邦又招惹了项羽一把。项羽大怒,隔天早上就带了人马发动反击,斩杀汉军近两万人,再次将汉军击败。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
由于这一战韩信和彭越都放了刘邦“鸽子”,两人约好了似的没有一个人出现,于是刘邦退到陈下之后问张良:“诸侯不按约定行事,怎么办?”张良回答说:“眼看着楚军就要失败了,可大王并没有给韩信、彭越赏赐土地。韩信虽被立为齐王,但实际上他没有自己的封地。彭越本来平定了梁地,战功累累,却只是做魏国的相国。如今,魏豹死后没有留下后代,彭越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