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帝国初建,吕后临朝 (1)(2 / 22)
人信息是他是齐国人,在《史记》中第一次出场就是刘邦登基这一年。之所以说娄敬是个敢冒险的人,是因为他随便穿了一件羊皮袄就去见汉高祖了,而且一出口就告诉刘邦定都洛阳是个错误的主意。当时他正要去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的时候,得知刘邦正在此地,于是跳下马车,请一个被称为“虞将军”的人带自己去见皇帝。这个虞将军不知道眼前这个穿得破破烂烂的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居然还真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要他先换身衣服再进去。《史记》里记载娄敬此时说的是:“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意思是说,我穿着丝绸衣服来,就穿着丝绸衣服去拜见;穿着粗布短衣来,就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我是决不会换衣服的。
娄敬见到了刘邦后,先讨了一顿赏饭吃,狼吞虎咽下去之后说:“自古以来,一个国家定都的选址关系到一国的命运,而这选址大有讲究。”他从周朝说起,讲到周朝最终定都洛阳,直到周朝灭亡为止,阐明了一个道理洛阳位居全国正中,和平时期,方便四方来朝,战乱年代,方便四方进攻,所谓“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他对刘邦说:“您的天下不是靠德赢来的,而是靠战打出来的,‘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洛阳这个地方周围的人全是恨你的,在这个地方定都晚上恐怕没法睡得安稳。”接着他又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不如定都关中(长安),关中有你的统治基础,当年你进关中也赢得当地人民的支持,并且关中四面有山,易守难攻,比洛阳这个地方要好多了。”刘邦认真考虑了之后问大臣的意见。可那些大臣大都出身于崤山以东地区,纷纷表示:“洛阳东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水、洛水,它地形的险要和城郭的坚固也足可以依靠。”
这时候张良跳出来反驳了:“洛阳虽有这些险阻,但中心地区狭小,不过方圆数百里,土地瘠薄,四面受敌,并不是用武力可以守得住的。而关中左有崤山和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右有陇山(今陕西陇县西北)和蜀郡的岷山(今四川省北部),沃野千里,南面有富饶的巴、蜀二郡,北面胡地有畜牧养马上的便利,西、南、北三面的险阻更加天然的防守屏障,只用东方一面就可以控制天下。所谓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说的就是关中啊!”
张良赞同了娄敬的说法,于是迁都这事就这么定了。娄敬这险冒得很值,他成功地实现了逆袭。刘邦一高兴,还赐了他“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