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无为而治的文景盛世(10 / 20)
始欣赏他,认为他是一位可以担负重任的将领。因此,在文帝临终之时,他交代给太子刘启(即景帝)说:“以后要是遇到危难,即可让周亚夫统率军队,稳定大局。”景帝即位后,遂拜周亚夫为车骑将军,而周亚夫也没有辜负文帝的厚望,在后来的七国叛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晁错献计削诸侯
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县城南晁喜铺)人士,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晁错年轻时曾拜轵县张恢先为师,学习过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学说。汉文帝在位期间,晁错进入仕途,凭着通晓典籍,在朝廷担任太常掌故职务。汉文帝听说在先秦担任过博士的伏先生对《尚书》很有研究,便下令派人前往伏先生那里学习,于是就派了晁错去。晁错学成回来后,展示了一番学到的成果,令汉文帝很开心,于是任命晁错担任太子的老师。晁错凭借过人的才华赢得了太子刘启的高眼相看,称他为“智囊”。晁错多次给汉文帝上书,建议朝廷削减诸侯势力以及修改法令,汉文帝因比较念旧,再者当时社会经济刚复苏,而削藩不可避免要引起战争,因此没有采纳晁错的建议。但是文帝很欣赏晁错的才能,将他提升为中大夫。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在未央宫逝世,享年四十七岁。文帝去世后,景帝继位,晁错迎来了他政治生涯的春天。汉景帝一直很崇拜他的老师,于是晁错在一夜之间,就从八百石的“中大夫”,越级升迁为二千石的“内史”。曾经给文帝提出的那些没被采纳的建议,现在由景帝一一着手实现。然而,这也为后来的七国叛乱埋下了伏笔。
《史记》里记载“错数请间言事,辄听”,晁错总是拉着景帝讲悄悄话,然后就做出了决策,在晁错的建议下,朝廷修改了很多法令。此时,晁错是汉景帝跟前的大红人,但是这种行为破坏了君臣之间的游戏规则,引起了其他大臣的不满。文帝时期,有一次申屠嘉入见,宠臣邓通坐在文帝旁边见到申屠嘉没有按规矩行礼。奏完正事,申屠嘉就对文帝说:“陛下喜欢臣子,可以赏赐他,让他富贵,但不能乱了朝廷的礼制。”文帝不以为意,敷衍了几句。申屠嘉却不买账,回到丞相府,下达“丞相令”召唤邓通。邓通害怕了,去找文帝,文帝说你别怕,去就是了,你前脚进丞相府,我后脚就派人把你召唤回来。结果邓通却在丞相府里磕头磕得头破血流,回来跟文帝哭诉:“丞相几杀臣。”这个讲究规矩的老臣不吃晁错这一套,终于,弹劾的机会来了。
内史府的大门朝东开,晁错可能是觉得上下朝什么的很不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