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无为而治的文景盛世(18 / 20)
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勃然大怒:“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于是下令论罪处死大臣,又废掉太子刘荣,改封临江王。
同年四月,得宠的王顺理成章被立为皇后,她的儿子刘彻立为太子。刘荣被废,景帝也不愿再见到栗姬。栗姬内心的愤恨更加难平,但她甚至连景帝的面都见不到,最终郁郁而死。
刘荣做临江王时,因修建宫殿的时候占了宗庙地的一段围墙,就是当年晁错打穿的那段太上皇庙外的围墙,当初汉景帝原谅了晁错,现在却不肯原谅自己的儿子,于是囚禁了刘荣,又派来有名的酷吏郅都对刘荣进行审讯。刘荣经不起这个折磨,在给景帝写完谢罪信后,自杀而死。
金屋藏娇的由来
公元前141年,正月二十七日,汉景帝在未央宫驾崩。汉景帝在位期间(前188~前141年),继承了汉文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轻徭薄赋的政策,刑法甚至比文帝时还轻。他对文帝的政策仅仅作小小的调整,如文帝时将肉刑改成了笞三百、五百,但时有打死人的现象,这不符合体恤百姓的初衷。所以,景帝减轻了笞刑的次数,同时规定了刑具的长短、宽窄,竹节也要削平,中途不得换人。
汉景帝还改变了当时不准百姓迁移的政策,允许百姓从土地贫瘠的地区迁移到土地肥沃的地区,使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这样既开发了土地资源,又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景帝在提倡黄老学派的同时,也让包括儒家学说的其他各派存在、发展,这为后来董仲舒儒学的发展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对待匈奴方面,景帝对文帝的政策几乎是照单全收,继续与匈奴和亲,以安抚为主。对于匈奴的南下骚扰,也是以积极防御的态势对待,不轻易兴兵。同时在匈奴的边界地区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匈奴的骚扰。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到了景帝后期,汉王朝国库里的钱多得堆积如山,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也由于陈陈相因,以致腐烂不能吃了。”这是对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父子四十年执政时期呈现出的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誉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死后,太子刘彘即位,因“彘”不雅,改名为“彻”,即后来的汉武帝。这一年,刘彻十六岁。
汉武帝最为人所知的“绯闻”便是金屋藏娇了。当年长公主刘嫖向栗姬提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