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 (1)(16 / 22)
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地理视野,而且直接促进了汉朝和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玉器、铜器传列西方,而西域的土产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鸵鸟等陆续传入中国,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纪念张骞通西域的功绩,其后使者皆以“博望侯”相称,以取信于各国。
武帝征战四方,开疆扩土
陆贾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代,两次出使南越国,南越武帝赵佗被陆贾说服,对汉朝俯首称臣。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由于他去世时已达百余岁高龄,其儿子都已经死去,他的王位就交由孙子赵胡(又名赵)继承。赵胡曾借助汉武帝的力量平定了闽越王郢的叛乱,答应要去朝见汉武帝,但是后来却一直以生病为由推脱,并将太子赵婴齐送到汉武帝身边充当侍卫。
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南越国的控制,送给赵婴齐很多汉族的美女做姬妾,其中氏最为得宠,并生有两个儿子:赵兴、赵次公。公元前122年,赵胡病重,他的儿子赵婴齐向汉武帝请求回到南越国。汉武帝将赵婴齐和氏等人送回广州。同年,赵胡死去,赵婴齐回国继承王位。赵婴齐在没去长安之前,曾经在南越娶当地的南越女人橙氏为妻,并生了长子赵建德,按制度,应该立赵建德为太子,橙氏为王后。但氏在汉朝陪伴赵婴齐十几年,又有西汉朝廷为后盾,因此赵婴齐请求将氏立为王后、赵兴立为太子,得到汉武帝的批准。
南越国内的官员因赵婴齐舍弃长子和越妻,而将小妾氏及其儿子立为王后、太子,相当不满,因此对氏母子并不依附。赵婴齐舍长立幼,为将来南越国之乱种下了祸根。
公元前113年,赵婴齐去世,他的小儿子赵兴即位,尊生母王后为王太后。因南越的官员们对这对母子很有意见,所以太后和赵兴虽然地位尊贵,却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大权掌握在以丞相吕嘉为首的越族官员手中。
氏在嫁给南越王之前,曾与汉朝的官员安国少季有过一段爱情,于是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汉武帝特意派遣安国少季为汉使到南越国,希望和平统一。安少季到广州,会见南越四主及王太后氏,表达了汉武帝的统一愿望。太后深知自己的处境,在听了安国少季的来意后,非常高兴,力主归顺汉朝,并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