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西汉皇朝的盛极而衰 (1)(20 / 22)
要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大大小小部落首领共两百多人,达成了摒弃前嫌,交换人质,订立盟约,齐心协力为美好生活奋斗的联盟。原本一盘散沙的西羌,其战斗力顶多与西域一小国力量相当,然而团结紧密的西羌联盟,其实力决不会比匈奴差。
汉宣帝有点懵,又喊赵充国来商量。赵充国一见面就告诉汉宣帝,事情恐怕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个羌族结盟的背后主使一定是匈奴,估计已经筹划好多年了。赵充国的建议是:如今匈奴力量不如以往,属国尽叛,西羌是他们现在最后的希望了。这会儿肯定已经有匈奴的人秘密潜到了西羌部落中,策划里应外合,准备拿下河西移民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早作防范,把他们的计划扼杀于摇篮之中。
汉宣帝一听很有道理,赶紧吩咐河西各郡县,严密监视匈奴动静,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报告。一个多月后,河西情报人员传来可靠消息:西羌某部落狼何派人向匈奴借兵,准备攻打楼兰与敦煌,切断汉朝与西域的连接枢纽,拿下郑吉带领的数千西域屯田兵。然而实际上,狼何部落远在阳关(玉门关之南)西南,并没有什么实力,他们居然敢打汉朝屯军的主意,这一定是匈奴人搞的鬼。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赵充国的判断是对的。汉宣帝让赵充国出主意,赵充国认为:匈奴与西羌某些小国已经统一目标,但他们暂时不会出兵,等到秋天马肥之后才会有所行动。赵充国还建议汉宣帝应立刻派使者巡视边塞,囤积粮草,加强守御;同时区别善恶,严打首犯,采取分化离间的方式,瓦解羌族联盟,应先下手为强,破坏匈奴的阴谋计划,并推荐了当时的酒泉太守辛武贤出使边疆。
汉宣帝接受了赵充国的建议,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他不吸取教训,又一次自己拿主意,选择让丞相魏相与御史大夫丙吉来谋划此事。魏、丙二人不同意让辛武贤出使,反而决定让义渠安国戴罪立功。汉宣帝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同意了,还给了义渠安国调兵的虎符,吩咐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自己做主。
赵充国又一次气炸,义渠安国这个不靠谱的人,这次出使肯定又会坏事。果然,义渠安国继续发扬“不靠谱”精神,把赵充国的建议抛到脑后,决定跟羌族死磕,把他们全干掉算了。
公元前61年春,义渠安国率领两千骑兵,来到羌人聚居处附近摆了一出“鸿门宴”,假装请先零等三十多个西羌部落首领前来开会,会开到一半,义渠安国忽然翻脸,大开杀戒,把这三十多个羌人部落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