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西汉皇朝的盛极而衰 (1)(7 / 22)
能轻易取消?“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意思是保证国家的和谐稳定需要大量的资金;“丰年贮积以乏绝,凶年岁俭则行币物,赈困乏而备水旱”,收成好的年份可以囤积财务为意外做准备,时不时发个旱灾水灾也需要国家颁发救灾物资的。这么多事情,国库没有资金怎么办?桑弘羊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义正词严,贤良文学之士们哑口无言。
辩论的结果是只废除了酒类专营,其他各项政策仍维持不变。虽然并没有如贤良文学派所预料的那样完全恢复“文帝时政”,但是,盐铁之议之后,贤良文学派活跃于一时,“与民休息”政策得到充分的肯定,对于恢复和发展昭帝乃至宣帝时期的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盐铁会议是汉朝政府讨论国策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留下了记录。宣帝时的桓宽利用这些记录材料,写成了几万言的《盐铁论》一书。从此之后,“盐铁专营”成为历朝历代沿用的政策,直到清朝。
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汉宣帝刘病已
公元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汉昭帝在位期间,在霍光辅佐下,继续实施武帝末年的富民政策,对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外则与匈奴和亲。因此,汉昭帝在位期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如果他能像汉武帝一样长寿,也许会大有一番作为。
汉昭帝一生没有儿子。他死后,霍光等一干大臣们就商量立谁当皇帝。有人主张立昭帝的哥哥广陵王刘胥。刘胥长得倒是身强力壮,但就是有个怪癖,喜欢举重,还爱跟狗熊打架,才华什么的跟他完全不沾边。
最后选定了李夫人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刘贺的父亲昌邑王刘,为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所生。公元前87年,刘病逝,年仅五岁的刘贺继承诸侯王,任第二代昌邑王。
公元前74年,在霍光的再三斟酌下,年仅十九岁的昌邑王刘贺即位,但刘贺仅当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就被废了。刘贺接到入京奔丧的消息后,一路急行军,天还没亮就出发,一上午就奔了一百多公里,一路上累死了几十匹马。路过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时,刘贺还惦记着当地的特产,派人去找一种叫声好听的公鸡;经过弘农(今河南灵宝北)时,刘贺又找来一车漂亮女子。一路走下来,让随行的大臣各个瞠目结舌。《汉书武五子传》记载,刘贺到了广明东都门后,郎中令龚遂给刘贺提意见:“按礼制,奔丧时看到国都后一定要哭,而且要很悲伤地哭,一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