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处心积虑,王莽篡取汉室江山 (1)(3 / 22)
为皇太后,因此又称为邛成太后。
元帝懦弱,大权旁落
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能写一手漂亮的篆书,会弹琴鼓瑟、吹箫吹笛,对于辨音协律、作曲弹唱更是样样精通。而且,他在经学上也很有造诣,不仅比汉宣帝厉害,即使与西汉的其他帝王相比,他也是数一数二的。
元帝刘与汉宣帝不同,受老师萧望之的影响,他尊崇儒术,所以登基后重用萧望之,实行了一系列奠定儒家地位的措施。元帝具有深厚的经学修养,曾以自己的名义下诏奉祀孔子,并封孔子的第十二世孙孔霸为侯。孔霸去世时,元帝竟然不顾自己的帝王之尊,两次穿着素服前去吊祭。
元帝的信任与支持,让萧望之等一众儒臣看到改弦更张、推行仁政的曙光。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的美好时光。汉元帝重用萧望之后,儒臣的影响力在朝廷内部与日俱增,致使汉宣帝托孤三位大臣之一的史高受到冷落,与萧望之产生嫌隙,一场权力的斗争随即在汉元帝的朝堂中展开。
石显,字君房,济南人。与普通宦官不一样,石显出身高贵,其家族在当时属于名望比较高的一族。和许多纨绔子弟一样,石显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喝玩乐无所不为,虽然称不上作恶多端,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终于,石显某一天因为嚣张过头犯了法,按刑律,应被判死刑。但由于他的家族势力庞大,所以免了死罪,但活罪难逃,被处以宫刑,进入宫中当了太监。
当时还是汉宣帝时期,因治国有方,全国上下一片清平,就连后宫也井然有序,所以石显这个纨绔宦官在进宫后,并没有合适的土壤供他成长,反而养成了谦虚谨慎的性格。渐渐地,他发现,皇宫里充满竞争,而且斗争相当激烈,如果想活得更好,就必须爬到最顶层,而爬到最顶层最先要做的就是找一个梯子。
石显的梯子是一个叫弘恭的宦官,他早年进宫,对宫中事物比较熟悉,当然也要比石显圆滑。更重要的是,弘恭是一个有文化的宦官,他深谙文史与法律。石显自从跟了弘恭后,简直是脱胎换骨,在宫中开始崭露头角。不过由于汉宣帝刻意打压宦官,这二人始终没有机会登堂入室。到汉元帝执政,这个缺乏安全感的皇帝认为宦官没有骨肉之亲,也没有姻族之累,所以可以全身心地为国家尽心尽力。
石显就是在这个时候跃入元帝眼帘的,善于揣摩他人心理和喜好的石显受到了汉元帝的重视,慢慢地从普通的宦官成为可以接近皇帝的中黄门,后又升为中尚书,掌管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