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光武中兴,大汉的回光返照 (1)(4 / 22)
官但是很有钱,所以当赤眉军和绿林军起义的时候,南阳郡的刘和刘秀兄弟也在蠢蠢欲动。
刘秀,字文叔,祖籍南阳郡蔡阳县人(今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白水村人),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自幼丧父,孤儿寡母在叔叔刘良的照顾下生活,直到他长大。年轻时的刘秀,身材高大,一表人才。他为人讲究诚信,处世谨慎,性情温和善良。
刘秀和刘兄弟俩一开始并没有起义的想法,确切地说,刘秀是绝对没有这个心思的。他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土豪”,将来让他的儿子能有几亩地种,也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生逢乱世,过安稳日子的打算比较不靠谱,当新朝军队主力被击溃后,刘与刘秀抓住机会乘势而起,竖起反旗。公元22年,刘秀随兄长在南阳起义,从此走上了一条波澜起伏的人生之路。刘秀兄弟俩虽然有皇族的身份,但实际上社会地位并不高,在当地也没有什么权力,只是家庭条件比较好。于是他们选择了加入当时名气比较大的下江、平林起义军。史书记载,刘集智、勇、力于一身,很快屡立战功,在庞大的起义军队伍中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刘氏一族的另一个人刘玄也开始受到关注。刘玄也是西汉皇族后裔,祖父为苍梧太守刘利,父为刘子张,母为何氏,与刘秀是族兄关系。刘玄资质平庸,年轻时也比较讲义气,他的弟弟被别人杀害,他广宴朋友,要为弟弟报仇,并把地方治安官也请来陪酒。不料他的朋友酒醉后杀人,刘玄大仇未报,却先惹了祸。刘玄被迫从舂陵逃到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公元22年七月,平林人陈牧率千余人起义,响应绿林军,号称“平林军”。正在这里避难的刘玄参加了平林兵,担任安集掾的职务,后平林军与绿林军合并。
当时,队伍迅速壮大的绿林军最大的困难在于缺少粮食和军费,正好一些地方豪族产生了借助造反军的力量推翻王莽,建立新政权的想法。于是,两方面形成了合作关系,地方豪族为绿林军提供资金上的帮助,代价是绿林军要听从地方豪族的指挥。不久,这些为了填饱肚子而到处破坏的绿林军态势骤然一变,齐声喊起兴汉口号。
既然打出了复兴汉王室的口号,那就需要找一位跟皇族沾边的人物来做代表,万一打赢了好名正言顺地推举他为皇帝。赤眉军中有七十多名与王室有血缘关系的人。同样,绿林军内也为数不少。如果要拥戴某人为皇帝,最理想的候选人不是那些敢作敢当的人物,而是胆小怯懦为好,这样的人将来做傀儡,背后的利益集团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