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光武中兴,大汉的回光返照 (2)(1 / 12)
依然毫无法度,现场一片混乱,而刘庄的兄弟们在宫殿中与他并肩同坐,一点也不把刚登基的汉明帝看在眼里。为了给这些皇亲国戚和大臣们一个下马威,刘庄命令秉性刚直、执法严厉的太尉赵熹主持丧事。赵熹不负重托,仗剑入朝,将那些闹哄哄的诸王请下殿阶,回归到大臣的行列里,以辨明君臣之别,并且整顿宫卫制度,王国官吏不得随便出入宫禁。朝廷的秩序这才逐步安定下来。此外,明帝不论对身边的下级官员还是对三公九卿这些重臣,都监督很严,每有过错,就当面训斥。
由于刘庄是以汉光武帝第四子的身份继承皇位,在他上面还有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些皇子们对刘庄继位的事情有些恼火,其中他的同母弟山阳王刘荆反应最为激烈。刘荆在刘庄登基不久就密谋造反,他伪造了大鸿胪郭况(郭皇后的弟弟)的手笔,写信给东海王刘疆,准备撺掇他起兵谋反。刘疆行事谨慎,接到信后没吭声,连人带信一块给押送到京城洛阳,交给刘庄查办。刘庄查明造反信的背后主谋后,为免激起更大的骚动,暂时将这个案子压了下来,并对前太子刘疆更加关怀备至,其待遇远高于一般的王侯。
但是明帝也并非一味容忍退让,公元70年发生的“楚王刘英案”就是明帝给诸侯王势力的一次沉重打击。楚王刘英,由光武帝刘秀与许美人所生。因许美人不得宠,所以刘英也备受冷落,不仅封地僻远,而且面积也很小。当时,佛教渐渐地传入汉朝,刘英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数次访求佛法,希望仗佛氏灵光保佑自己。
这一年,有一个叫燕广的人上书朝廷,弹劾刘英与渔阳人王平、颜忠等借信奉佛教为名,造作图书准备造反。明帝收到文书后,马上命令宗正(管理皇族事务的中央官员)派员查证。没多久,派出去的官员报告说楚王刘英确实有篡位的计划,并且罪证确凿。此后,楚王刘英的爵位被剥夺,并被迁往丹阳泾县。刘英到了丹阳后自杀而死。同案犯颜忠、王平在洛阳狱中由于受不住狱吏的严刑拷打,胡乱招供,导致朝廷上下多人受到牵连。这些人中,有隧乡侯耿建、郎陵侯臧信、护泽侯邓悝、曲成侯刘建等。四人与颜忠、王平素昧平生,互不认识,但明帝这时抱着新仇旧恨一起算的打算,对颜忠、王平所招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治罪,加上当时有些官员阿谀奉承,造成了众多的冤狱。后经侍御史寒朗的谏阻,明帝才恢复理智,下令停止责罚并亲自到洛阳监狱核实案情,释放了一千多人。
虽然因楚王刘英的事件打击了佛教在汉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