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光武中兴,大汉的回光返照 (2)(3 / 12)
援在给他的侄子马严、马敦写信的时候还提到过杜季良,说: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龙伯高,一个叫杜季良。龙伯高为人敦厚谨慎,谦和节俭,我尊重他,并且希望你们也学他;杜季良比较讲义气,三教九流各种朋友都很多,我钦佩他,但我不愿意你们向他学习。当时马援出使交趾(郡治今越南河内),这封信兜兜转转不知道被谁传到刘秀手上了,偏偏这时候有人向刘秀举报,说这个杜季良“为行浮薄”,而窦固和他有来往。刘秀把这封书信给窦固看,窦固心惊胆战,赶忙向刘秀认错叩头认错,最后头都磕破了才逃过一劫。
刘庄继位后,窦固升任为中郎将,监羽林军,公元57年曾领兵平定烧当羌叛乱。后来窦固因为堂兄窦穆犯法受到牵连,此后一直不受重用。自从宣帝刘询时期匈奴归附后,边疆一直比较稳定,汉明帝即位后基本已无内忧,他开始寻思效仿武帝,重新恢复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往来。公元72年,谒者仆射耿秉多次上书请求进攻北匈奴,而窦固因为曾在河西跟随过伯父窦融,熟悉边疆事务,汉明帝便让窦固和耿秉、太仆祭肜、虎贲中郎将马廖、下博侯刘张、好侯耿忠等人一起商量。窦固提意见说,当下塞外水草丰美,这次出征可以不用带太多粮草。同年十二月,明帝任命耿秉为驸马都尉,窦固为奉车都尉,骑都尉秦彭为耿秉的副手,耿忠为窦固的副手,出京屯驻凉州酒泉郡,准备对匈奴实施进攻。
第二年春天,汉军兵分四路同时出击,各自向目的地出发。耿秉、秦彭率军追寻匈奴句林王部,深入沙漠六百余里,至三木楼山,并没有遇见匈奴踪影,只得勒兵而回。另外两路,或抵达匈奴河畔,却由于北匈奴军打探到汉军出击的消息,早就逃跑;或因为内部原因率军返回,都没有收获任何战果。只有窦固、耿忠率军进入天山地区,袭击了呼衍王部,斩首千余人。呼衍王败逃,汉军迫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攻占了伊吾卢城,设置宜禾都尉,留吏士屯田于伊吾卢城。同时,窦固派遣假司马(汉官名凡加“假”者,均副贰之意)班超率“三十六吏士”出使西域,从外交上争取西域诸国,破坏北匈奴与西域诸国的联合,以配合军事进攻。
公元74年夏天,窦固和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率领一万四千骑兵向西域进发去攻打车师(今新疆吐鲁番西北)。车师国有两个王:前王和后王,前王是后王的儿子,两个王庭之间相隔五百多里。窦固认为,汉军距后王比较远,路又不好走,一路走过去士兵的身体会吃不消,因而打算先进攻前王。但耿秉认为应当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