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光武中兴,大汉的回光返照 (2)(5 / 12)
子,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与窦固是同乡。班超家里三兄妹,长兄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学家。
班超的哥哥班固继承了父亲的基因,从小就展露出学习的天分,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已经小有名气,十五岁进入洛阳太学学习,博览群书。二十二岁,父亲班彪去世后,班固便成为接班人,继续从事历史著作的撰写。但是枪打出头鸟,才华横溢的班固因遭人嫉妒,被举报“私改作国史”。当时这类政治敏感事件是朝廷的大忌,因此汉明帝刘庄立即下诏收捕,班固入狱,甚至连他所写的书籍都遭到了查抄。
这时候,还没什么名气的班超站了出来。和天资聪颖的哥哥不一样,班超从小就被认为是一个平庸的孩子,而且他的不拘小节在当时也不太被大众认可。班固入狱后,班超上书汉明帝,言辞恳切地为哥哥进行了辩解,这引起了汉明帝的注意,当即下令地方官将书稿送往朝廷,并亲自阅读。公元62年,汉明帝读了班固的著作后,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青年,于是下令将班固召到校书部工作,而班超和妹妹以及母亲则跟着哥哥一同来到了洛阳。
东汉时期,洛阳是当时全国政治和经济的中心,然而这个地方的繁华却与班超无关,因为家里条件并不富裕,班超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但是,班超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时间一长就有些受不了,他曾经在工作的时候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过人的计谋才略,也应该学学傅介子(西汉勇士和著名外交家)和张骞,为国家建功立业以封侯晋爵才是,怎么能以这笔墨营生呢?”周围的邻居们听了这话都笑话他。班超便说:“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来汉明帝曾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但是好景不长,他又稀里糊涂地被免官。
公元73年,窦固出击匈奴,班超投笔从戎参了军,并在军中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一职。假司马的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在军旅之中显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才能。他率兵进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昆湖),小试牛刀,斩俘很多敌人。这为他赢得了窦固的赏识,窦固派他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带着随从一行三十六人先到了鄯善(在今新疆境内)。鄯善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它还有另一个名楼兰。公元前77年,傅介子刺杀了与匈奴联盟的楼兰国王安归,改立其弟尉屠耆为王,国名由楼兰改为鄯善。鄯善原本是归附汉朝的,由于连年战乱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