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最后一场政变(23)(2 / 3)
免美利坚成为一个赤色国家;杜威甚至清理了不少吃人不吐骨头的财团,甚至在最后关头还与杜邦财团同归于尽杜邦是什么东西民众不清楚,媒体还不清楚么?
虽然他营造的、仿效德国模式走国社道路并没有得到更多人认可,但大家并不认为打击财团这件事是错误的。你看政府不也宣布杜邦财团恶行累累需要进行清算么?
废话,能不恶行累累么?不这样定罪,杜邦财团的产业就没收不了,欠德国的款子就勾销不了,补偿福特和其他受害者,为总统卫队发放特殊津贴的钱就没有着落,所以不管从政治还是从经济,不管从民意还是从财政,杜邦都得死透了。除此之外,杜邦财团的产业还要廉价发卖给其他财团换取他们对政府的支持亏了一个杜邦,完成无数举动,何乐而不为?
如果没有杜威大无畏的举动,美国究竟还要在这场战争中挣扎多久呢?美国会不会陷入不可自拔的分裂呢?
一想到这些,大家给杜威盖棺定论的时候都挑好的说:最少也是三七开,三分操之过急的错误,七分无私为国的成绩。至于杜威的私生活,没有谁会不起眼地指出来今天麦克唐纳的小女儿海伦娜也缠着黑纱在现场,表现得比他父亲还要伤心大家都心知肚明怎么回事。
“一位太太失去了她的丈夫,两位孩子失去了他们的父亲,10万总统卫队、400万武装力量失去了他们的统帅,1.5亿美国人民失去了他们的领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为美利坚的前途、为美国人民的福祉而呐喊、而奋斗!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美利坚,献给了美利坚人民,献给了民主、自由、繁荣……”
说到这里,杜勒斯的眼眶湿润了,他仿佛回忆起当时杜威请他出山担任国务卿,并在外交事务上完全委以重任的姿态,不管杜威对别人怎么样,对他杜勒斯可谓是交心了,他能有现在的地位和成绩,与杜威的鼎力支持完全分不开。
即便两人最后半年因为国家体制改革而存在理念分歧,杜威也十分尊重杜勒斯,并在尽可能合理的范围内听取了杜勒斯的意见。
杜勒斯本人并不认为他和杜威之间不同的政治观念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这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杜威主张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来重塑美国社会、美国精神,政客挡路他杀政客、财团挡路他杀财团,军人挡路他想方设法削弱之;杜勒斯主张从实然的角度来适应并引导美国社会,尽可能在多个政治势力中寻求平衡,不要引发过激性的震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