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最后一场政变(25)(2 / 3)
缩,控制在10-15万或许更合适。”
一说起智利情况,艾奇逊等人脸色就不太好看:前几年,智利左翼一直掌握着政权,虽然这些左翼是倾向于走布尔什维克道路的,但因为智利是唯一一个南美对美国中立的国家,所以美国方面也不想插手这些是非;但轴心胜利之后,随着国社系统席卷南美,智利也开始骚动起来,倾向于走右派道路的政客和军人渴望向政权发起挑战,在杜威掌权的时候,出于对布尔什维克的厌恶和对国社道路的向往,杜威不想搭理智利左派,但现在美国的掌权人士换成了传统派,美国态度忽然发生了变化,内心支持的却是左翼政权。
美国大使在智利表现得很活跃,频频发言告诫极端分子不要试图用武力或政变颠覆合法政权:虽然左翼和美国也不是一个意识形态,但总好过一心走国社道路的右派。至于能不能将右派拉进自己的阵营,艾奇逊经过努力失败了,理由很简单:右派一方面盯着美国在智利的那点产业,一方面对整天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现政府,右派感到一阵说教般的恶心哪有国社“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来得爽、来得直接?
而在南美其他国家全部或即将走上国社道路之际,智利这个尾巴就更让人看不习惯,阿根廷已多次表示要“断然行事”,前几次都因为其他因素考虑而压了下来,这一次霍夫曼不打算再压了先把智利引爆再说。
光德国或拉普拉塔集团出兵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合适借口,维和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按照安理会的章程,联合国可以不经当事国申请和同意就介入维和,要“防止发生人道主义灾难”,所以霍夫曼要训斥里宾特洛甫和外交部:告诉他们不要以为智利远在天边就鞭长莫及,这世界上的事没有什么是德国不能管的,只有要不要管、代价大不大这个考虑,而智利明显属于要管的范畴。
参联会其他大佬对智利无所谓:反正就是财团丢点钱,对美国国家利益谈不上根本性的损害,但纽芬兰岛演习可不是小事情视为德国准备再次对美国进攻当然还不至于这么严重,但何尝不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克拉克无奈地摇摇头:“德国方面还对我们发出了邀请函,希望我们一起参与,担任进攻还是防御假象方,任由我们选。”
“你们怎么看?要参加么?能参加么?”
“海军无所谓……”尼米茨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不过这次演习没有计划,预算的话要额外多批一些……”
空军同样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