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撩拨蒯良(2 / 3)
蒯良笑道:“殿下,荆州和青州地处南北,地域不同。不在荆州生活,便不明白荆州的情况。即使提前打探消息,也无济于事。”
“哈哈哈……”
刘宣笑道:“子柔真风趣。”
蒯良不接这个茬,说道:“在下前来,是为了粮食种子一事。”
刘宣说道:“好说,好说!”
蒯良皱起了眉头,他觉得刘宣的话言不由衷。
蒯良道:“殿下出身皇族,是大汉的股肱之臣。我主刘表身为荆州牧,也是汉室宗亲。我主对于殿下,非常敬仰。”
刘宣道:“景升公谬赞了,本王也很佩服景升公单枪匹马入荆州。”
蒯良再一次回到正题,说道:“殿下,关于粮食种子的事?”
刘宣又道:“那不是问题。”
蒯良道:“既如此,请殿下开价。”
刘宣仍然不接蒯良的话,笑吟吟的说道:“子柔,本王有些许问题。”
蒯良耐着心思道:“殿下请说。”
刘宣道:“子柔初到青州,对青州的印象如何?”
蒯良表情肃然,很认真的回答道:“在下进入青州后,所言所闻,都一派大治景象。尤其是黄县的士子知书达理,百姓淳朴,可谓是政通人和,这样的地方令人向往。”
刘宣道:“子柔夸赞,本王不敢当。”
顿了顿,刘宣道:“子柔先生可知颍川荀家?”
这个问题,让蒯良愣了下。
如果说刚才刘宣询问青州的问题,好歹和刘宣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荀家,和刘宣有什么关系呢?
蒯良表情平静,如实的回答道:“颍川荀家,诗书传家,名震当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在下也是知道的。”
刘宣点了点头,说道:“荀家立世,一方面是治学严谨,另一方面是荀家处事聪明。乱世之中,荀家的子弟纷纷出仕为官。荀攸和荀替曹操效力,荀谌效力于袁绍,荀家的其余人则静观局势变化。”
说到这里,刘宣稍作停顿,说道:“荀家作为当世最顶尖的世家,都不曾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何况是蒯家呢?”
蒯良眉头一挑,问道:“殿下是什么意思?”
刘宣笑道:“子柔不知道吗?”
蒯良道:“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