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五章吾志高远(7 / 8)
三百年还是四百年,诸葛亮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评价。除了短命的秦朝之外,汉朝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虽然现在已经名存实亡,国运终止于四百年,但谁知道今后会如何呢?
可是,主公说这话时的神情,却是相当之有信心。从他以往做出的语言来看,说不定真的是有什么来由呢?
诸葛亮为此烦恼了很久,偏偏还找不到什么人商量。文和先生那懒人根本不愿意费这心思,老师偏偏又不在这里。
现在,终于有人陪他一起烦恼了,诸葛亮焉能不笑?
王羽表面上没什么表示,但心里却是感慨万分:大一统,听起来很美丽的词,其实却是扼杀华夏扩张动力的枷锁。偏偏却有人对其趋之若鹜。
证据多得是。
除了汉朝之外,之后的历朝历代中,还有那个皇朝的寿命超过三百年呢?
没有。
除了汉朝之外,还有哪个朝代执行扩张政策的时间。超过一任皇帝在位呢?
当然没有。
若是有,唐朝不会放弃西域走廊。
若是有,郑和的船队在大航海时代之初,就能霸占住印度洋,以宝船队的规模,无敌舰队的名头怕是都要换人了。
究其根本,不是什么儒家思想或是华夏民族的性格造成的局限性,问题就是出在大一统的皇朝本身!
因为是皇朝,所以一切都是皇帝的。当官的不用爱民,不需要清廉,因为清廉了亏的是自己,皇帝富有四海,会差这点利益吗?皇帝拥民亿万,差几千几百个少些关爱的又有何妨?
至于开疆拓土……
除非有野心挑战皇座,否则谁去遭那份吃力不讨好的罪啊?没看岳飞怎么死的吗?养贼自重才是王道。
既然两世为人,有了这些见识,王羽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穿越三国当皇帝简单,穿越汉末改变历史进程,打造一个真正雄霸四海的帝国才是真的厉害。
也许自己想的不够周全,有哪里疏漏了,可至少有一点不会错,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帝国会一直向外扩张,再扩张。即便自己不在了,再次陷入春秋时代的纷争,那华夏的疆域也会比从前大上很多……
为此,王羽愿意赌上这一铺!
“若是没有意见,各位不妨就此回转复命,治天下如烹小鲜,总是要准备充分,精工细作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