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妙计顿出(1 / 3)
大家开会至深夜,脑中想的皆是“机器重量、设备体积、装运措施”等等问题,杜先生更多想的是“冲破日本人封锁”的事儿,却恰恰忽略了最大的一个困难——人!
陈叫山觉着这也正常得很,大家都是站在各自的角度去想问题,这些实业巨子们,熟悉各自的机器设备之性能、规格、属性等等,杜先生调用青。帮势力,自然多琢磨“刀口上舔血”的事儿。对于船舶的装载、搬运人力的预算,自然没有概念……
因而,陈叫山的话一出,大家顿时愣了一下!
“我手下的兄弟,倒是足够多,但都是自乐州沿凌江至汉口分布,包括中原大部,可如今这时局,交通受阻,远水也解不了近渴……”陈叫山说,“杜先生的兄弟们,一要协助刘师长他们,突破江阴、常州封锁,二要留守上海,维护上海江湖之安危,也无法随船而行……”
孔先生他们听到这话,眉头紧锁,杜先生则是一脸凝虑,倒是邱大为,原本有些困意,听到这里,反倒不困了,在他以为:这一趟大型转运,风险实在大,若是因为人手问题实现不了,那是最好不过了!
“叫山,人手的问题,我真是没有事先考虑周全……”杜先生深吸一口气,抬头直望陈叫山,“你大致算一算,就目前的资料信息看,需要多少人手?”
陈叫山将一厚沓资料,拿了起来,手指头在上面轻轻抚了抚,吁一口气,“轮船以十艘为算,每船至少需要一百个精壮汉子……”
一千个人?
“一千个人,是最少最少的预算……且这一千人,必须是那种有勇力,有拼劲的精壮汉子!”陈叫山说,“依照资料看,大型机器设备在路上转运时,必须有一些非常规手段,滚轴,撬杠,吊索,滑轮,都得齐上阵,这是其一!”
“走陆路上船时,我们的行话叫硬上软,而从船上卸下,再走陆路,称为软下硬,就这两步,便需要超出正常搬运三倍的人数!”
“待到了汉口,软下硬时,汉口的兄弟们,既专业,人手又足,自然好办!但这硬上软,就是一个考验……”
“另外,这个季节阴雨较多,长江水位变化大,海事情况复杂,这一路过去,又是逆行走上水,所以……”
邱大为以为陈叫山这是在说“开脱话”,便顿时来了精神,一直沉默的他,也终于开始帮腔说话了,“还有,船在江上行的过程中,遇激浪、险滩、飓风、暴雨、雷电等情况时,要随时随地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