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如隼望守(1 / 3)
台上歌声阵阵,台下目光道道……
有人陷入神思,有人怅然,有人吸溜鼻子,有人默泣……
大合唱《松花江上》,是吴先生与文宣队导演协商后,增加的“垫场节目”。
昨天晚上,吴先生与文宣队导演,挑灯夜战,本欲为《放下你的鞭子》,增加一些感人细节……
吴先生将台本写好了,让演员进行默记,演员自然并不知晓吴先生“筛选间谍”的良苦用心,只觉着增加细节,犹现突兀。要么是将台词说窜了,要么刻板地叙说台词,而忽略了表演状态……
时间仓促之下,吴先生只得放弃……而改为大合唱《松花江上》。
这首充满着凄楚、哀怨、悲愤,同又带着信心和力量的歌曲,使听者的心弦,时被捋乱,摇颤,时又抻展,揪紧……
拿吴先生的话来说,“垫场非垫场而已,亦是情绪调查的不可或缺要素……”
站立在剧场通道两侧的一百多航会兄弟们,人人两手背后,站立如塔,目光却紧紧不离,盯看、扫视着各自负责观察的观众表情、肢体之细微反应……
为了这一刻的专注和上心,陈叫山曾在航会里进行精挑细选:视力趋弱,目光浊浑者不要;做事专注度较差,不能心念守一,顾左而罔右者不要;目不识丁,不喜文化,读书便打瞌睡者不要;口拙舌讷,用语含混,水壶里煮饺子,饺子熟了倒不出者不要……
“这是人家春潮文宣队,对咱两江航会的一种信任,兄弟们,不能辜负啊!”陈叫山曾说,“摆桨撑蒿,抡着大锤开石头,套缆,扬帆,搭收架板,是一种狠力、巧力。如今这观察人的活儿,也是一种巧力、狠力,人人马虎不得!要不然,到时候给人家汇总情况,怎么说?让人家文宣队的人,笑话咱是响嗝放屁打呼噜的粗鲁爷们儿吗?咱航会兄弟,左跳龙右奔虎,是又能文又能武,对不对,兄弟们?”
故此,如今站立在剧场内,一百多号精挑细选出来的兄弟,人人专注,目光似隼,细细观察……
合唱完毕,大幕合拢……
航会兄弟们,趁着这一间隙里,轻轻吁一口气,活动拧转一下脖子,抬袖擦一擦额上汗水,剧场内的照灯齐亮,的确是有些热的……
如今,在兄弟们看来,这观察人的活儿,绝不比摆桨撑蒿,抡着大锤开石头,套缆,扬帆,搭收架板,轻松到哪里去啊……
陈叫山曾告诉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