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联合大学(2 / 3)
再无须陈叫山、黎先生、郑军师出来说啥话,参加了柏树林会议的几位民众代表,及四位张氏后裔老者,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向乡亲们解说着考古是咋回事儿……
待骡子肉煮好,院里已是一团祥和之气……
……………………
返回城中,陈叫山与黎先生谈及了西迁师生们的住宿问题,黎先生摇头叹息着说,东北、华北、中原的诸多大学,如今都西迁过来了,尽管一部分分流去了重庆和成都,但来到乐州的大学,仍有许多,包括: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东北大学等等……
“现在都住得分散,教授们上课也颇多难处……”黎先生说,“况且,乐州城里的国立乐州一中,二中,吉灵小学,考院小学校舍虽多,但中学、小学的学生们也须安静读书,暂居是可以的,长此下去,也是不当啊……”
“黎先生,莘莘学子们远道而来,辛苦辗转,到了乐州,却不能安心读书,唉……”陈叫山叹息着,复又说,“倘若我们在城外建起一座新的大学,地方宽敞充裕,格局规整……”
“陈先生……”
不待陈叫山说完,黎先生便插话说,“国难当头的日子,举国上下,为抗日寇,都须开源节流,如果大兴土木,新建学校,也失却了意义……”
这时,冯天仁拿着木料、石料账目单,过来找陈叫山签字,恰巧在门口听见了陈叫山和黎先生的对话……
冯天仁出于私心,觉着卢家扩建吉灵小学,供西迁师生居住,本就是个不划算的事儿……
冯天仁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开了口,“我倒晓得一个地方,虽说是荒僻了些,但那里现成的房舍多,地方足够大……”
冯天仁说,南山古路坝有一天主教堂,初建于前清时期,多年来数次扩建,房屋众多,场坝宽敞,且那里环境幽静,非常适宜教学读书……
“哦,有这等现成好去处?”黎先生顿感眼前一亮。
古路坝教堂,陈叫山是晓得的,但终觉那里的确太过荒僻了些,但想到方才黎先生的“开源节流”的观点,也觉得不妨前去探看一番……
陈叫山遂即领了黎先生,以及西迁大学中的几位教授,赶往了古路坝……
是日下着小雨,众人来到古路坝时,站立于坝顶,环视周遭,但见周围群山连绵起伏,青黛颜色,深深浅浅,又被幽幽雨雾萦绕着,宛若人间仙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