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远虑近忧(2 / 4)
心中几多不舍……
两个大簸篮很快放满了铜器,乡亲们笑呵呵地同陈叫山打了招呼,渐次离去了……
望着乡亲们远去的背影,陈叫山感觉心中一热……
到了吃晌午饭的时候了,陈叫山通知毛蛋,要其做几桌菜,马团长立时便阻拦了,“陈先生,莫要破费,莫要破费,随便弄些吃的就好……”
陈叫山看出来了,许多士兵经过卢家伙房时,看见屋檐上悬挂的腊肉,便喉结一阵动,想是这伙当兵的,肚里饥饿得很了。
“那就先做点鸡蛋搅团,让兄弟们先垫垫……”陈叫山说。
两大锅鸡蛋搅团做好了,士兵们也不顾搅团滚烫,将袖子连续地扯,衬在手掌上,端了大海碗,吸溜吸溜着吃,不停地吐舌头,哈热气,喉管里“咕噜咕噜”连番响……
的确是饿久了!
吃完了搅团,马团长用袖子擦擦额上的汗水,犹然感慨着,“陈先生,此番来乐州收铜器,真是多亏遇见你了……”
士兵们也连连说着些客气话,大家心里都清楚:之前,如他们想的那般,仅仅是凭那所谓的收铜凭单,来到这里,能收到几件铜器呢?另外,遇见了陈先生,不待铜器征收有了保证,还管着吃的,不让人饿肚子,这好事儿,别处哪儿有?
“陈先生,不瞒你说,我们这一路走过来,好话说了不晓得多少,效果甚微啊!老百姓一听说是凭单征收,没有现钱,立马就走了……”马团长叹着气,“如今连着打仗,国库空虚,上峰给我们的钱少得可怜。没有钱,事难办啊……”
连着几天,陈叫山派了卫队的老兄弟们,陪着马团长的手下,在乐州城里到处收铜器……起初还好,乡亲们冲着陈叫山的面子,都是不要钱地交铜,但大多收到的,都是一些破损的铜锅,生锈的铜铃,断了把子的铜铲子……
几天下来,也没收到多少铜器……
陈叫山也理解乡亲们的心理:那一天在卢家大院门前,那是面子抵到那里了,话说到那份上了,很多乡亲不好意思将已经拿过来的铜器,再拿回去,等于是给了陈叫山一个面子,硬着头皮交了铜。
可是,类如铜壶、铜镜、铜佛、铜观音这一类铜器,你若上门去收,不给钱,人家怎肯拱手相交呢?
甚至,个别有年头的铜器,便是给人家钱,人家心里还不乐意呢!
陈叫山便抓起电话,给太极湾姚秉儒打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