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怒杀郡尉(2 / 5)
个悲催蔡国的首都、建国后的驻马店市上蔡县附近。
到东汉时期,门阀大族形成,人们喜欢标榜自己的祖籍所在地和家族,显摆自己的出身。
汝南袁氏是这时的一个著名世族,四代人中有五个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三公。
袁绍就是这个家族的后人,一般自我介绍的时候都说自己是汝南袁氏,教人肃然起敬。
如果他说驻马店袁氏,别人大概就要问他卖不卖十三香。
汉顺帝时,汝南郡领三十七县,郡治迁至平舆,在两千年后平舆县境北部的射桥村。
郡治所在地,是淮水边最大的水码头,就是中下游的寿春和广陵都比不上。
过了猛虎岗,接近汝南郡的中心区域,人烟稠密起来,再也没有了以前的荒凉景象。
然而,赵家军还是发现,农民们的日子过得很是凄惨,绝大多数衣衫褴褛。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在劳作没有穿上见客的衣服。
天气炎热,一路看去,不少男人脱掉上衣在田间劳作,身上瘦骨嶙峋。
赵家部曲,不少当初都是逃荒讨饭出来的,也有曾当过山贼的。总起来讲,大家都农民出身。
真定的富庶和汝南的贫困,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个对赵家的归属感更近了一分。
徐庶的感叹是最深的,每天早上,赵家军除了一部分人在警戒,其余人都在修炼导引术。
那一大片人,云蒸霞蔚的情景,让他感动莫名,连基础的部曲都能修炼。
他个人觉得比这些人高了很多层次,定然可以获得导引术。
赵云原本以为游侠儿肯定有自己的导引术,不管好坏,到了一定的年龄替换,说不定两种功法还互相排斥。
后来才知道徐庶居然没有,也是习惯性思维,赵家上到家主下到仆从几乎人手一本。
自然,赵云不是吝啬之人,找了一本习练全身筋骨的给他。
赵家的导引术,分门别类,一般的军士,都是以强壮臂力为主。
徐庶上阵厮杀的机会不多,强身健体就是最适合的。
一路上都是骑行,尽管道路不怎么好,两天之后,一行人赶到汝南。
作为郡城,汝南的防御和颍川相比,差了好几个档次。
阳翟城墙的高度,应该在十米左右,而这里的最高处只有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