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蔡穆侯墓(3 / 7)
,死去。
成王即位,年幼,由周公代行王事。
武王的弟弟中管叔最长,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他最有资格摄政,因此武王的遗命被他认为是遭到了周公的篡改。
加之周公制定的礼制严格限制诸侯势力,引起了武王群弟的不满和猜忌。
《尚书金》载:“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
在这种情况下,管、蔡与武庚联合作乱。
武庚早有复国的野心,不仅联合三监,而且又和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串通,叛乱反周,局势十分严重。
三监以及武庚与东夷地区的叛乱,严重地威胁了周王朝的安全。
周公采取果断措施,亲率大军东征。
他首先镇压三监,制止流言,杀管叔放逐蔡叔,后又诛杀了武庚。
三监之乱结束,周公流放蔡叔度,但这人因为战争失败,在流放过程中忧愤而死。
没办法,蔡叔的儿子姬胡改行,干起了赵云老祖宗驯兽的事情来。
毕竟都是自家人,周公看到自己的侄子如此落魄,于是他建言成王,复封姬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史称蔡仲。
此为蔡国二度受封,其都邑迁往今天汝南郡上蔡县一带。
前684年楚国利用蔡国、息国二国的矛盾,出兵俘虏蔡哀侯,将蔡国纳入楚国控制范围。
哀候在软禁中去世,儿子姬继位,史称蔡穆侯。
姬在位初期,才发现自己的侯国是很“菜”的国家。
中原有几十个小国家,比如管、蔡、霍、鲁、卫、毛等等。
当初分封时,是很神气的,大都是西周王族家门的子弟才能分到这样的好地方。
但是这点土地,他们越来越守不住了。
反倒是分封得远的异姓国家,比如齐国、楚国、越国、秦国等等,地盘越来越大,力量越来越强。
中原小国不得不在夹缝里生存。
蔡穆侯看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势力强盛,于是就赶紧挑了个好看的妹妹蔡姬,给齐桓公送去做姨太太。
蔡姬是个年轻活泼的姑娘,齐国又是沿海开放国家,商业尤其发达。
她从那封闭保守的中原小国出来,呼吸这带着海的味道的敞亮空气,日子过得十分明媚。
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