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科举开考定命运(2 / 3)
绍呵呵大笑:“出去我就说,大将军给我泡茶喝。”
“那敢情好,”赵云不以为意,他还是年轻时一样,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原来他喝的真还是普洱:“每一个到书房的人都是我在斟茶。”
袁默的茶杯递到嘴边,闻言差点儿笑了出来,只好把茶杯放下。
这时,有下人来报,轻轻在赵云耳边说话,袁绍不屑于听,自顾喝着茶:“刘玄德不外乎就是想你给他增兵吧,到处都要兵员,他也是太谨慎,现在都还没打完身毒。”
对于大将军的举措,他是十分赞成的。现在的兵役非常合理,在大汉境内训练好,连基层的军官都是从燕赵军官学校出来的,一起开往前线。
那些远征的将帅们,即便想要闹独立,下面的士兵都不会跟随,他们的根在大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变的是各地的军事主官,下面的人员一直都在流动。
“看来申尚书还是很担心你的安危呀,”赵云征询道:“要不一起去迎接下?说起来我这个同乡,也是第一次上门呢,可惜大冬天的,没有了喜鹊。”
审配看到三人联袂出去,脸上还是有些惊讶,他眼睛在袁绍身上多停留了片刻,举手抱拳:“配荣幸之至,还劳烦大将军亲自出府相迎。”
“子襄,你带他们进去。”赵云冲审配笑笑:“看来太尉大人牵一发而动千钧,今天来的人可真不少,他们难道都是来打秋风的?北疆刚好送来了大批牛羊肉。”
大将军府可不止一个书房,这个地方是专门用来议事的,今天里面人头攒动,比开朝会还热闹。在朝堂上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说话,此刻一个个眉开眼笑。
周瑜和诸葛亮看着先生,很不明白为何赵云突然间就与袁绍这么亲密,难不成平日里在朝堂上针锋相对都是装出来的?
那样的话,是不是老师想要当皇帝?这想法有些突然,两人对望一眼,很快压了下去。
“一直以来,本官都是不同意开科取士的。”袁绍知道哪怕下面闹得纷纷攘攘,都没有实质性的东西:“现在看来,时机成熟,我们今天就这大将军的府上来商量下。”
“你同意了?”赵云有些忘形,声音在每个人的耳边嗡嗡作响。
“总不能让大将军专美于前吧,”袁绍举起手里的茶杯浅啜一口,旁边的下人赶紧给他添满:“今日之后,世家怕是成为历史名词吧。”
“也不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