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二百七十六章 破而后立(5 / 8)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1913年,社会经济一片萧条。
人们对未来充满疑虑,甚至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已经走到尽头了”。连前总统柯立芝在1933年初去世的前四天仍在哀叹:“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
一向处世乐观的刚刚竞选总统成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目睹马里兰银行顷刻倒闭的消息之后,不禁惊呼:“不知这座用纸板搭的房子会不会倒塌?”
严重的社会现实迫使美国进行历史转变,其时美国也需要为即经卷入战争提供及时地经济准备。罗斯福总统怀着巨大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就职美国第32界总统。
“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罗斯福对着正在吸烟的任军很坚定的说,“如果我失败了,我就是美国地末代总统了。麦克先生我需要您的帮助。”
“这没问题?”任军倒也爽快,任军暗暗的叹了口气,罗斯福终于要取代焦头烂额的胡佛了。麦克——福特财团的繁荣,美国的经济的繁荣时期就要到来了,“关键是我怎么做才好?”
小罗斯福的意思任军已经很非常明白了,尽管在今天看来,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已经是很平常的宏观经济调控行为,而在当时却是对传统政治体系和学术理论界冒大不韪的事件。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推行地是一种“小政府大社会” 地古典经济自由主义,主张政府不应干预经济活动,充当经济组织相互间竞争的“守夜人”角色。
被认为美国精神代表之一地享利·梭罗曾极端地表述,人们都说。最好的政府是管事最少的政府。但其实还应当更彻底一点地说,最好的政府是根本不管事的政府!
在美国历届总统中。明确宣布将这句话作为执政理念且有据可查的,最早的是第23届总统共和党人哈里森。这种经济上“无为而治”的执政理念和政治上不作为的方式一直延续至胡佛时期。那时,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学还没有形成,制定政策方面缺乏理论支持。
也许小罗斯福的新政还没有实施,就中了那些反对的党的下怀,正想他们预言的那样,根深蒂固的美国经济传统就是扼杀罗斯福新政最有效的毒药。
新政的实施需要大财团的鼎力支持,这已经是铁定的事实,小罗斯福即需要说服美国的这些大财阀们支持他的新政,更要防患,有哪一家财阀,因此乘虚而入的掌握美国的经济命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