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百一十章 格格不入的丘吉尔(4 / 5)
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亲自访问慕尼黑与希特勒商讨苏台德问题,会谈中希特勒明确提出要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张伯伦表示同意,得知消息后的丘吉尔立刻向伦敦新闻界发表了一份声明说:“这无异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地彻底投降……”。
由墨索里尼出面邀请英法德意四国领袖到慕尼黑召开会议,一直幻想避免战争地张伯伦喜出望外,于次日赶到慕尼黑,丘吉尔认识到张伯伦有可能做出让步,因此想提议由反对党人和保守党中持反对意见的人士发表一个联合声明,敦促张伯伦坚持立场,但是无人附议,结果就丘吉尔一个大声疾呼。
慕尼黑会议结束,英法两国接受了希特勒地要求,迫使捷克从苏台德撤军,否则战争一旦爆发英法将不会支援捷克。张伯伦带着希特勒一份保证不会有进一步领土要求的声明回到伦敦,以胜利者的姿态接受欢呼,“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唐宁街。”
丘吉尔却立刻在一片废墟中发表了公开演讲,声称“英国已经遭到一次完全、彻底的失败从来没有过的失败。人类的历史就是战争。世界上除了短暂的、不稳定的间歇之外,从来没有过和平……这种姑息政策究竟是平息了还是姑息了更加贪婪的念头,到明年今日便可见分晓……”
“这不是明显唱对台戏了吗?丘吉尔的发言立刻引起张伯伦的抗议之声,但丘吉尔还是在嘘声中结束了他的演讲。由于其反对绥靖政策的立场,最让张伯伦生气的是,丘吉尔竟然肆无忌惮的抨击张伯伦为“我爱柏林”先生,于是张伯伦立刻号召保守党党内部弹劾丘吉尔,奇怪的是丘吉尔最终以3比2的信任票保住自己的议席。”此时蒙巴顿的表情用语言却很描述出来,苦涩中参杂着一丝笑意,笑意中却满是苦涩,让自己高兴的是丘吉尔与自己站在了同一个立场,极力的反对绥靖政策,让自己悲伤的是丘吉尔这个人很另类,在蒙巴顿的眼里,这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蒙巴顿现在绝非料到就这位被自己认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成为英国最伟大的一位首相,并且成就了自己。“丘吉尔从个人能力上,还有与英国政府的关系上,都是一个值得审思的人物,要说别人能说服张伯伦我还相信,要说丘吉尔……”
蒙巴顿默默,无奈的苦笑,轻轻的摇了摇脑袋,又把到了嗓子眼的半个截话咽了下去。
“呵呵……蒙巴顿将军,您先不要过早的否定,丘吉尔虽然看起来一事无成,但是您知道他为什么能在这么多年里一直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