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世界局势(1 / 5)
轮船拉着长长的嘀鸣靠岸了,一个身材高大的英国人在几个持枪的卫兵保护下,慢慢的上了岸。
这个高大的英国人便是亲自参加了上海会议之后,被丘吉尔派往美国说服小罗斯福的英国大使。
英国大使上岸之后,刚要抬头远望感受一番异国风光,却猛不甚防被呼啦一下上来的人们给为一个严严实实。
“您好我上纽约时报的记者,您能讲述一下,关于上海会议的具体情况吗?”
“亲眼看到美国副总统梅根被日本人杀害了吗?”
“英国的日本是什么态度?”
劈头盖脸的问题,忽闪忽闪的闪光灯,啪嚓啪嚓的拍照声已经充分的说明,这是一群无聊的记者。
大西洋上飘忽了一个多星期,足以让英国大使感到疲惫不堪,刚才还打算下了船之后,舒舒服服冲上一个温水澡,安安心心的休息一下,然后精精神神去说服小罗斯福。
蜂拥而至的记者,却让他的疲惫全无,尤其是出自记者口中的每一个敏感问题,似乎都是最提神的兴奋剂。
英国大使立刻认识到这是一次扩大日本在美国坏影响的大好时机,顺便对说服小罗斯福参战也有很好促进作用。
“大家请后退,大家请后退……”几名贴身保卫人员,奋力的去抵挡那些拥挤的人们。
“大家安静一下,大家安静一下。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一个个回答好么?”英国大使伸出了双臂一边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一边大声地呼吁。
英国大使整了整衣领子,干咳了两声,提了提精神,随即来了一个现场即兴演讲,把梅根在上海是如何为了美国人以及世界人民命呼吁正义的。又是如何惨死在日本人屠刀之下的情况经过一番特殊加工。
直到把在场的美国人说的一个个剑拔弩张,咬牙切齿。甚至是有人当场破口大骂日本人,英国人这才因为口干舌燥而停止了演讲。
第二天美国的各大报纸以“日本人的阴谋”“上海会议地真相”“民族英雄梅根”……等等一系列新闻标题报道了英国人带来的具体消息。
小罗斯福也不得站出来,充当了好人,亲自参加了梅根地追悼会,并且在全美发表了公开演讲,为梅根死表示深深的哀悼。
梅根总统的遗体在被送往华盛顿教堂的那一天,天气格外晴朗。
早饭过后。华盛顿工人,学生,与市民纷纷来到日本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