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蛮(1 / 4)
越接近黔州路越难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多山多水的环境,让狄风三人绕了不少弯路,一路上狄风既当保姆又做厨子,尽心竭力的伺候这一老一小,就这,龙老头还不满意,一个劲的嚷嚷说“小子烹制的野味虽好,但吃多了有点积食,咱们换换口味,换个别的花样如何?”没良心的丑儿居然也跟着应和。
狄风被折腾的欲哭无泪啊,“有野味吃已经不错了,进了信宁就要去干龙老头的本行“讨饭”了”这两个吃货早就把他身上的银子吃光了,在野外还可以猎些飞禽走兽,到了信宁城就只能乞讨了。
……………………………………
黔州彭水因产盐从秦以来就是重镇,到了太宗才改黔安为黔州,而黔州都督府就设在彭水。高宗念旧情虽然下诏削去长孙无忌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但也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饮食起居与一品无异,只是涪州到黔州的水路过于凶险,大队人马只好绕行武龙和信宁,到了信宁县又被群山险滩严重阻碍被迫停了下来。
信宁距离黔州尚有上数百里,走驿道至少十余日的路程,信宁县是个新设小县,缺钱少粮,人口规制上都远不如其他的县,县令薛易也是萌了祖上阴惠才在此混了个从七品小官,但这县令做的有点窝囊,黔州多蛮人且民风彪悍不服礼法,各地的羁縻首领才是地方的实权人物,县令薛易是“外来人”他的政令下达出去,能否落实。还要看着这些羁縻首领的脸色才行。
几日来田、谢、赵三氏族人,又起纷争,田、谢、赵三氏都是蛮王,论官职可不是他这个从七品县令可比拟的,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惹来大祸事,这让县令薛易已经忙的焦头烂额;长孙无忌一行的到来无疑是雪上加霜,长孙无忌虽被流放黔州,但他依旧享有准一品供给,以信宁的财力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安置长孙,再加上长孙无忌被流放,背后的推手错综复杂,现在就好比一颗炸雷悬在薛易的头顶,稍有差池就会被劈的外焦里嫩。
满脑门的官司让薛易苦着脸在内宅来回踱着步子,窗前坐的薛易夫人宁氏也是大族出身,官场上的事情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也听闻了丈夫最近遇到的难处,看着薛易这几日愁的消瘦了许多,心有不忍的劝解道:“相公,这信宁三蛮势大,你一个外来人施展不开也是情理之中,如果这县令做的不如意,干脆去求求三郎,咱们换个地方不好吗?你与他自幼交好,开口相求相信他也不会置你于不顾的”。
“妇人之见,你懂什么!”薛易呵斥了夫人一句,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