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14 / 15)
有功于国。安史之乱后,平定江淮叛乱,抢掠扬州富商,以充军费。
田神玉,田神功之弟。
白孝德(公元714一779年),龟兹王子,安史之乱后,肃宗李亨向安西、北庭二都护府及西域各国征兵“勤王”,白孝德响应号召,率精兵与李嗣业入关,先后隶属于郭子仪、李光弼的麾下,收复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勇冠三军。
卫伯玉,有膂力,幼习艺。天宝中杖剑安西,以边功累迁至将军。肃宗即位,兴师靖难,伯玉激愤,思立功名,自安西归长安。初为神策军兵马使出镇。
李元谅(公元732—793年),安息人,中唐将领,身材魁伟,美髯须,勇武有谋,屡立军功。
侯希逸(公元704-765年),平卢人。少习武艺。天宝末,安禄山反,希逸为平卢裨将。王玄志病卒,推立希逸为平卢节度使。后领淄青节度使,甚著声称,理兵务农,远近美之。授上柱国,封淮阳郡王。
张献诚,陕州平陆人,幽州节度使,名将张守珪之子,陷逆贼安禄山,守汴州,统兵数万归唐。
张献恭,左骁卫将军,张守珪弟张守瑜之子。
张献甫,金吾卫将军,张守珪弟张守琦之子。
李怀光(公元729-785年),渤海靺鞨人,本姓茹,中唐将领。少年从军,以军功累进都虞侯。德宗初,检校刑部尚书、为宁、庆等州节度使,转邠宁、朔方节度使。奉命抵御吐蕃,吐蕃自是不敢南侵。
张伯仪,魏州人,以战功隶光弼军。浙贼袁晁反,使伯仪讨平之,功第一,擢睦州刺史,后为江陵节度使。朴厚不知书,然推诚遇人,军中畏肃,民亦便之。
李国臣,河西人,本姓安。力能抉关,以折冲从收鱼海五城,迁中郎将。后为朔方将,积劳擢云麾大将军,赐姓李。从李光弼军,封临川郡王。
郝廷玉,李光弼爱将,出身行伍,骁勇善斗。
白元光,字元光,其先突厥人。父道生,历宁、朔州刺史。元光初隶本军,补节度先锋。安禄山反,诏徙朔方兵东讨,领所部结义营从光弼军。累迁太子詹事,两都游弈使,封南阳郡王。
陈利贞,幽州范阳人,初为平卢将,安禄山乱,从光弼军。累迁检校太子宾客,封静戎郡王。
侯仲庄,字仲庄,蔚州人。为光弼先锋,授忠武将军。禽安太清有功,累加冠军将军。
柏良器,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