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6 / 15)
-8-23 8:05:20 字数:2254
郭子仪(公元697-781年),中唐名将,华州郑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左卫长史、左威卫将军、朔方节度使。安史之乱爆发后,率军平乱,收复两京,封汾阳郡王。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史称“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郭曜郭子仪长子,性沉静,留治家事,少长无闲言。
郭旰郭子仪次子,善佰刀,勇猛无敌。
郭晞郭子仪第三子,善骑射,从征伐有功,出奇兵破贼。
郭昢郭子仪第四子,武将
郭晤郭子仪第五子,武将
王忠嗣(公元706年—750年),中唐名将,初名训,祖籍山西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少时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爱护士卒,选贤用能,“立功边域,为世虎臣”。曾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掌控万里边疆,手握天下劲旅。
王震王忠嗣长子,天宝中任秘书丞。
王霆王忠嗣次子【本书虚构】武将
哥舒翰(公元—757年),中唐名将,突骑施哥舒部首领后裔。年少轻狂不得志,好喝酒赌博。四十多岁从军河西,被王忠嗣发现,提拔重用,任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安史之乱爆发后,哥舒翰临危受命,带病出征,战死潼关。唐代宗追赠太尉,赐谥武愍。
哥舒曜,哥舒翰之子,字子明,骁勇善战。
李光弼(公元708—764年),中唐名将,营州柳城人,契丹族,性格严厉刚毅,深沉果敢,有雄略,擅骑射。在平息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李光弼多次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屡建奇功,与郭子仪齐名,成为唐朝中兴第一功臣。广德二年薨,年五十七,代宗册赠太保,谥曰武穆。
李晟(公元727-793年),中唐名将,字良器,出生陇右望族,幼年丧父,事母孝谨,性雄烈,善骑射,十八岁从军,勇武绝伦,被王忠嗣誉为“万人敌”。李晟精通兵法,智勇双全,德宗时期平定硃泚、李怀光之乱,“提孤军抗群贼,身佩安危而气不少衰者,徒以忠谊感人,故豪英乐为之死耳。”
安重璋,中唐武将,河西大族安兴贵玄孙,面如冠玉,须眉如戟。安禄山发动叛乱后,安重璋耻与其同姓,改国姓李,名抱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