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9 / 15)
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累授骠骑大将军,封渤海郡公。
慕容彦超(雪山飞鹰)【本书虚构】豪侠,吐谷浑王慕容伏允后裔,轻功奇绝出神。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岑参(公元715—770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原籍南阳,迁居江陵,进士及第后从军安西,先后在高仙芝和封常青麾下任职。曾祖岑文本,初唐名相。
高适(公元700—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后,历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封渤海县侯、散常侍。
房琯(公元696-763年),字次律,河南洛阳人,博学多闻,唐肃宗时担任宰相。
陈希烈(公元-758年),天宝年间担任左相,无书不览,尤好谈玄论道,附身于李林甫、杨国忠,后因得罪杨国忠告老还乡。
韦见素(公元697-762年),字会微,第进士,袭父爵,擢累谏议大夫、礼部侍郎,接替陈希烈担任左相,马嵬兵变后随李隆基入蜀。
崔光远,勇决任气,长六尺,瞳子白黑分明。开元末,为长安令,与杨国忠善,累迁京兆少尹。安禄山反,叛军兵临城下,崔光远以京兆少尹代京兆尹,开城降燕。唐军收复西京,崔光远再次开城归唐。后任西川节度使,平定剑南节度使段子璋叛乱。
苗晋卿(公元684-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人。擢进士第,累迁吏部郎中,知选事。久之,进侍郎。为人谦柔宽厚,处事恭谨练达,在他的宦海生涯中,虽无恢宏大举,却也有誉于时。任职地方期间,宽厚待人,为官清廉,治郡有方,深得民心。肃宗的时出任左相。不计个人恩怨,忠于唐廷,保全大节,难能可贵。张皇后挟李辅国浸桡政,苗晋卿、崔圆等畏其权,附离取安。
崔圆(公元705-768年),字有裕,贝州武城人,为崔亮的八世孙。崔圆少年家境贫寒,志向远大,好读兵书,有经国济世之才。崔圆以“钤谋射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