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康狼遇袭(1 / 3)
更新时间2012-7-2 21:28:32 字数:2287
天宝六年初春二月的一个清晨,太阳刚刚露出东方,长安开远门,旌旗招展,鼓角齐鸣,左相陈希烈奉李隆基之命前来送行。李俶谢过陈希烈,登车启程。
一百多人的浩大队伍从长安出发西行,队伍前面飘扬着象征节度使权力的“双旌双节”和五彩缤纷的旗帜,全副武装的仪仗簇拥着李俶的车驾。队伍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前行,目的地是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武威郡。时光飞逝,岁月无痕,李俶在长安生活了六年,第一次出门远行,“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俶想起李白的诗句。李白、杜甫都生活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时代,不知何时有幸得见。
李俶邀请杜远和自己同乘一车。一路上,杜远讲起儒家典故。路途漫漫,闲来无聊,李俶全当听百家讲坛。杜远的口才相当了得,讲起论语来滔滔不绝,让李俶不得不服。李俶嘱咐李皓避开沿途郡县,只在驿站停留休息,以免打扰地方。今春风调雨顺,田地间,村舍旁,孩童们三五成群,嬉戏玩耍,到处是太平盛世的祥和景象。
二月十三,队伍通过陇坻大震关,离开关内道,进入陇右道。唐代实行州(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郡)、县两级。州行政长官为刺史,天宝元年改州为郡后改刺史为太守,太守之下设长史、司马、录事等属官。县行政长官为县令,县令之下设县丞、县尉等属官。州(郡)之上设道,天宝年间全国分为十五道。陇右道地处西北,幅员广阔,境内设有陇右节度、河西节度、安西都护、北庭都护等军镇。道属于监察区,不设行政机构,其长官称为采访使,品级与太守相同。采访使代表朝廷监察地方官员,奏折可直呈皇帝。陇右采访使治鄯州西平郡,河西节度使的辖区在其监察范围内。
二月十五,队伍到达兰州金城郡狄道县。狄道县令禀告李俶:左金吾卫大将军,陇右、朔方、河东节度使王忠嗣在金城迎候。
听闻王忠嗣的大名,李俶心中激动不已。唐书记载,王忠嗣生于显赫的名门士族,其父王海宾是陇右有名的虎将,骁勇善战。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在与吐蕃的松州保卫战中为国捐躯。王忠嗣作为烈士遗孤,被李隆基收为养子,赐名忠嗣。王忠嗣精通兵法,战则必胜,攻则必破,被誉为大唐边疆的守护神。“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李隆基称赞王忠嗣有大汉霍去病的雄风。
天宝元年,三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