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六十七章 长安惊变(下)(1 / 3)
更新时间2012-9-26 20:42:19 字数:2250
太上皇的国丧期间,表面上看似平静的长安城内,各股势力暗流涌动。
张皇后为首的外戚集团和李辅国为首的宦官集团即相互利用,又勾心斗角。皇帝李亨的病情日益加重,面对即将发生的宫廷变故和权力更迭,张皇后决定先下手为强,破釜成舟,设计除掉太子李豫,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年幼的兴王李佋为储君,然后效仿武皇垂帘听政。
老谋深算、手握禁军的李辅国却另有打算,李辅国知道自己与太子李豫芥蒂很深,李豫登基后自己无疑会大祸临头。兴王李佋年仅九岁,扶持一个小娃娃当皇帝,把大权拱手送给张皇后,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李辅国经过深思熟虑,有了自己的打算,表面上支持张皇后,暗中扶持李亨的次子,李豫的弟弟,二十八岁的越王李係。李辅国将自己的计划向李係合盘托出。李係惊喜若狂,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鱼朝恩本是太上皇李隆基的旧臣,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逃离长安,鱼朝恩转而侍奉太子,颇得李亨信任,平乱战争中屡次被授予三军宣慰黜置使,手握兵权。
李辅国对鱼朝恩是即利用又提防,很多机密要务李辅国只与心腹程元振商量,并不告知鱼朝恩。因为鱼朝恩与神策军节度使卫伯玉关系密切,李辅国为了得到神策军的支持,这才一直重用鱼朝恩。
鱼朝恩知道李辅国对自己留着一手,明面上继续表示顺从,暗地里开始联络张皇后。
郭子仪致仕在家,终日享受着穷奢极欲的“退休”生活,对风起云涌的朝廷政局似乎并不在意。
拥戴李亨灵武即位的众臣以宰相房琯、崔圆、裴冕为首,包括李栖筠、段秀实、班宏、元载、杜鸿渐、崔漪、魏少游等大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岑参也在其中,在朝中各派中最有实力。房琯、裴冕暗中依附于张皇后,元载则是李辅国的心腹。
苗晋卿、韦见素、崔光远为首的蜀郡集团大多是是开元、天宝旧臣,追随李隆基蜀地避祸,虽然实力人物已被李辅国清除,但在朝中和地方仍然存有一定的影响力。
长安周边齐聚大唐精锐之师:
右羽林大将军郭英乂领一万羽林军驻扎在禁苑。郭英乂是先朝陇右节度使、左羽林军将军郭知运的季子,少以父业,习知武艺,策名河、陇间,以军功累迁诸卫员外将军。李亨兴师朔方,英乂以将门子特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