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六十八章 关中大旱(2 / 3)
的粮食比什么都金贵。
崔光远很快完成了采购粮食的艰巨任务。李豫特别召来崔光远,对其大加赞赏。
崔光远主动向李豫说明:“粮食采购是其下属京兆少尹元载负责。”
元载按旱灾之前的粮价,强行从各粮商手中购买粮食,遇到不肯卖或故意隐藏的奸商,全部捉拿下狱,粮食没收充公。俗话说“乱世用重典”,李豫以前在武威曾经领教过奸商的手段,没有过问元载采用的非常之法。
李豫将一半粮食留给京兆尹崔光远,命其亲自监督下发给京兆府各县,另一半通过户部,由刘晏负责拨给华、同、岐、邠、宁、陇、泾七州刺史。李豫特别提醒崔光远和七州刺史,谁敢贪墨、截留百姓的救命粮,不论官职大小,一律腰斩于市。
七州刺史中,岐州刺史由镇西节度使马璘兼任,邠州刺史由邠宁节度使郭晞兼任,李豫相信马璘、马璘二人,对岐、邠二州并不担心。
华州刺史李怀让仗着自己是李氏皇族,太子李豫的叔叔,根本没把李豫的善意提醒放在心上,将朝廷下拨赈灾粮中的八成,拿到市场上高价倒卖,牟取暴利。并在剩下的两成粮食中,掺杂石假充数。
时任华州司功参军的杜甫对李怀让的所作所为十分憎恶,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杜甫毅然辞去官职,准备西行入蜀,到成都过隐居生活。
杜甫行至长安城东会昌镇,正好遇到太子李豫和京兆尹崔光远在此视察赈灾情况。
杜甫亲眼见到太子李豫爱护百姓,想起数年前在武威城外第一次与李豫相见的情景,冲过会昌尉所带衙役的阻拦,准备面前李豫,被李豫身边的薛平按倒在地。
薛平拔剑指着杜甫,命令身边太子亲卫:“将此人绑了,带回去严加审问。”
“且慢!”李豫认出杜甫,连忙命令亲卫放手。
杜甫跪地拜道:“甫见过太子殿下。”
李豫屈身扶起杜甫:“先生不必如此,你我也算是老相识了”李豫知道杜甫在华州任职,本想借此次外出巡查赈灾,前往华州见面杜甫。
李豫见杜甫心中有事,坦诚的问:“子美兄不是在华州任职,为何这般穿着在此?”
杜甫反问李豫:“殿下是否真心为民做主?”
崔光远在旁斥责道:“放肆!如何敢这样跟太子殿下说话。”
李豫制止崔光远,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