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镇抚江淮(1 / 3)
更新时间2013-2-5 21:01:46 字数:2056
李光弼率军将浙东的农民起义军基本清剿干净,只剩下盘踞在翁山岛的袁晁之弟袁瑛。拜圣火教教主阿萨率领残余部众退到翁山岛,包括一支拥有一千多名水手、一百条大船的波斯船队。阿萨的波斯船队到达翁山后,袁瑛如虎添翼,依靠水师将朝廷大军拒于岛外。
李光弼派人送来战报,请李豫下令,调长乐经略使的船队北上,配合朝廷大军进攻翁山岛。驻守福州的长乐经略使管辖江淮地区唯一一支水师。大唐帝国有三支成建制的水师。一支在登州和莱州,与新罗和日本隔海相望,一百年前的白江口之战,全歼日本水师。一支在福州,与琉球(今台湾)隔海相对。还有一支在广州,管控崖洲(今海南)、交州及南海诸岛。
扬州作为大唐帝国最大的对外通商港口,除了南来北往的运河上穿行的漕运官船外,没有成建制的水上作战力量,称得上是有海无防。原因很简单,在这个历史时期,唐帝国的江淮地区没有来自东面海上的任何威胁。
李豫除了敕令长乐经略使立刻率船队北上外,还准备在明州设立镇海军,从民间招募水手,组建水师。李豫计划将崔光远上缴的三十万缗,加上从李昭道、韦儇、侯令仪等人府中查抄出来的一百二十万缗,共计一百五十万缗,用作新建水师的经费,这笔钱足够建造近百艘大型舰船。
扬州大都督府正堂,李豫对众人说:“对于设立镇海军一事,众位爱卿有何意见?”
严郢十分坚决的表示反对:“用于组建镇海军的一百五十万缗即是赃款,更是江淮百姓的血汗,陛下应将其中大部分物归原主,而不应该用来穷兵黩武。”
白元光也提出异议:“组建水师、打造战船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到那时,翁山岛早已收复,水师何用?”
马燧:“陛下或许有更长远的打算,只是东面大海上并无任何威胁,陛下莫非是想……”
李豫命人打开地图,指着琉球对众人说:“还是洵美了解我意。我欲设立镇海军,目的并非是小小的翁山岛,而是南面的琉球。”隋唐时期,琉球尚未归入王化,岛上数十个原始部落各据一方。李豫考虑派水师进驻琉球,设立州县。
崔光远:“陛下,琉球不过是茫茫大海中一小岛,荒蛮之地,不值得如此大费周章。”在崔光远眼里,花一百五十万缗组建镇海军,去取一个琉球小岛,如同直接把钱往大海里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