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拨云见日(上)(1 / 3)
更新时间2013-4-16 22:03:43 字数:2343
临淮郡王府门外两军兵士,不肯听从和政长公主的劝告,手持兵刃涌上来准备动手。危急时刻,董秦连忙上前护住长公主。
“住手!”千钧一发之际,太尉李光弼走出王府,喝止住众兵士。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首要功臣,在各军将士心中有着很高的威信。李豫授予兵符命其节制天下兵马,并册封为临淮郡王。
李光弼一身布衣,手中没有任何兵器,缓缓走下府门前的台阶。包围王府的羽林军自动让开一条路。尽管北衙禁军不归太尉节制,但军中不少兵士都曾跟随李光弼在河北战场上出生入死。
李光弼来到和政长公主面前,拱手拜道:“臣见过长公主。”
和政:“李太尉不必多礼。眼下长安形势急迫,请太尉出面主持大局。”
李光弼回答:“羽林军包围我等府邸,乃是遵奉太子殿下的谕令,臣不敢违抗。”
和政:“太子做出此等荒唐之事,定是受了奸人欺骗。太尉是我大唐的国柱,此刻只有您出面,才能保障社稷,不辜负我皇兄对您的信任。”
李光弼稍作思虑,对董秦说:“立刻拿本太尉的鱼符,调集驻留大营的左右卫接管长安城!”
董秦:“末将领命!”
李光弼对府门前的三百羽林兵士说:“我知道,你们都是奉命前来。你们中有些兄弟曾与我在河北并肩作战,我不想看到同袍手足相残,你们各自回营去吧。等事情过去,我自会入宫向太子殿下请罪。”
三百羽林兵士中部分人开始退去,很快影响到更多的人跟随返回北营。
一个时辰后,董秦带兵控制了长安外城,缴了包围韩王李迥、汾阳郡王郭子仪、左相裴遵庆、右相颜真卿等人府邸的羽林军的械,并屯兵丹凤门外,准备强行攻入大明宫。
裴遵庆、颜真卿、郭晞来到李光弼府上,在和政长公主的主持下,商议接下来的行动。裴遵庆、颜真卿反对派兵进攻大明宫,建议派一人入宫向太子说明情况。李光弼、颜真卿主动请命,进宫面见太子,和政没有同意。和政思虑再三,决定亲自入宫。
和政长公主来到丹凤门外,只见皇宫大门紧闭,城墙上站满了弓弩手,下面的右卫兵士以盾牌列阵,两军对峙,气氛十分紧张。
和政在右卫兵士护卫下,走上前叫了几次门。守卫丹凤门的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