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进行得波澜不惊,悄然无声。 (1)(10 / 23)
之后赵匡胤在全军面前的闪亮登场,一定要他穿上正规的黄袍,这就造成了第一个硬伤,让几十年之后不世出的大文豪苏东坡都没法补救。
再下面的事就要以机械流水作业的速度进行了,要抓紧时间返回开封,把京城搞定了才算功德圆满。大家簇拥着赵匡胤一哄而出,外面早就排好了队的大兵们纵情鼓掌欢呼。在热烈而和谐的气氛中,赵匡胤上马,历史证明这时他还有理智,知道哪边是北,而他要去的方向是南。
就在这个时候,最为经典,也最富争议的一幕出现了。
这时候居然有人敢突然挤出了人墙,拦在了赵匡胤的马前,而且就此把整个要急速行军的大队人马都拦住。是赵匡义,这个后来神圣无比可此时还乳臭未干的小伙子,声音响亮,神色庄严,让所有人都听见了他对他大哥说的话——请以剽劫为戒!
于是赵匡胤这才恍然大悟,差点把最重要的事给忘了啊……他停驻三军,向周围的大兵们发问——汝等贪富贵,立我为天子,我有号令,汝等能禀乎?
所有的大兵有马的下马,没马的下跪,回答得痛快,只有两个字——唯命。
于是赵匡胤下令——太后、主上,吾北面事之;朝廷大臣,皆我之比肩也。汝等不得惊犯宫阙、侵凌朝贵及犯府库。用命有厚赉,违则孥戮。
这次的回答更简单,只有一个字——诺!
就这样,所有的过场才算走完,大军才得以回程。但是请留意,以上的过场都是根据《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收录汇集而成的。而《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又都源出于赵匡义的儿子宋真宗赵恒时修撰的太祖朝《国史》,《国史》则出于《太祖实录》,《太祖实录》嘛,就不那么好说了……宋代多次重修,有《旧录》更有《新录》。光赵匡义登极之后就改了两次,到了真宗赵恒时再次重修,就在这一次,时隔几十年,赵匡胤的老人都死得死,老得老,再没有人证物证了,才把当年的事情补充完善到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
尤其是赵匡义拦在他哥哥马前,说出了关键的那句话的一幕——似乎没有了这句话,赵匡胤就会纵兵大掠,重现当年郭威入城时的满城血腥一样。
时间飞快,要了命的太阳在无情地往天空正中央行进,赵匡胤必须提快速度了。这时,他已经进入了角色,他要盛装入城,进城就是天子,再不愿在城墙外面动刀枪,以免把还没有正式添加在他名下的产业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名誉弄出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