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你喜欢阿喀硫斯,还是赫克托尔?(5 / 19)
再一次偷袭,选择的时机仍然非常好,而且刘继业为了增加机动性,这一次完全选用了骑兵,既是偷袭又是突击。几百名北汉的精锐骑兵疾风突进,瞬间杀到,党进营地的反应是立即慌乱,所有的宋朝大兵们一下子就都找不着北了。
形势大好,形势比上次在赵赞的营地里还好!刘继业精神大振,看来成功有望……然后他就突然发现有一个异常高大魁伟的壮汉从乱成一锅粥的宋兵里冲了出来,直接向他杀了过来。
然后一切就都不可收拾了,没有人能挡得住党进,被偷袭的党进怒不可遏,他一直把刘继业赶出了自己的营地,再追向了太原城,到了城边还不肯罢休,逼得刘继业跳进了护城河,游到了对岸,由太原城头上顺下来一个大箩筐才拉了上去,直到这时,党进才悻悻然一步三回头地回了自己的营盘。
赵匡胤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实施了,太原城被壕沟和军营所渐渐包围。但是赵匡胤的神色却越来越难看了。每天处理完从宋朝国内传来的文件后,他都会纵马驰上太原城外的那片高坡,长时间地看着太原城出神。
人,只能凭着自己的心性和智慧生活,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对事情进行判断和预测。
赵匡胤凝视着眼前的太原,他的脑海里出现的是二十一年前的河中城,以及十一年前的寿州城。这是他所亲身经历过的围城之战,当年的郭威和柴荣,一个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彻底围困,一个动用了数十万民夫日夜攻打……这两样,他能做到哪些?
何况,太原不比河中和寿州,后两处不过是一方重镇,而这里,却是一国之都。在赵匡胤的眼前,太原城和他的军队都一目了然,不管他凝视多久,实力的对比都不会有丝毫改变……而且,还要再加上契丹。这时候,两个本来已经不被考虑的字就不由自主地浮现了出来——增兵。
现有的兵力足以消灭北汉所有的机动部队,但是那要有一个前提,即北汉出城与宋军野战。如果要攻城,就必须得增兵。增兵,这真让赵匡胤发愁。
他的战线太长了,荆、湖、蜀,还有与南唐、南汉的交界处,都要派兵驻守,而且就连国内,都要保持一定数量的禁军部队,随时防备叛乱。而他现在全国所有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二十万……唉,捉襟见肘啊!
难道真的要在太原城下无休止地消耗,直到不得不退,或者哪怕获胜,也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吗?赵匡胤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但仍然毫无办法……就在这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