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本可以做好朋友,可惜坏事就坏在神宗的一句话上。(22 / 23)
赞美、挽留,他就是当时最绚烂、最璀璨的明星。可是该明星被吓坏了,面对都城的空前人气,司马光二话不说,调转马头就跑,直接跑回老家洛阳。
什么神宗不神宗的,爱死不死,我的名誉这样大,已经高过警戒线了,必须躲过这风头!可是身为巨星有时是很无奈的,他前脚刚到老家,还没在独乐园里喘匀了气,开封城的追兵就到了。
北宋第一贵妇,高太后的私人代表,内宫供奉官梁惟简梁大太监驾到。先是向司马光致歉,官方考虑不周,准备不足,吓着您这位国宝了,特此慰问。接着代表太后、代表新皇帝向司马光请教治国之道,您看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是什么呢?
机会,盼了整整十五年的机会终于还是来了!司马光有太多的话要说,经过缜密思考,他拟定了一系列的行动步骤。由点及面,最开始的一步是把现有的朝臣、以往的政治完全打倒。
历时十五年之后,司马光的第一篇奏章这样开始——“近年以来,风俗颓敝,士大夫以偷合苟容为智,以危言正论为狂。是致下情蔽而不上通,上恩壅而不下达……皆罪在群臣,而愚民无知,往往怨归先帝……”
皇宫深处,高太后手捧这样一篇奏章,脸色开始变得灿烂。好,非常的好,把熙丰年间所有的成就都抹平了,把她亲生儿子一生的事业彻底贬低。做得实在太好了!
召司马光进京。
司马光和吕公著一起回的开封,起步的官职就是门下侍郎。任命刚刚下达,他的第二篇奏章也发表了——著名的《请更张新法》。
从名字上就点出,从此割掉熙丰新法的草。这篇文章很出色,真实地反映了司马光的心声,他开篇就把王安石骂了个狗血淋头。
——“……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致民多失业,闾里怨嗟。”之后长篇累牍向各条新法排头砍去,把它们比作社会毒瘤,一定要尽快铲除。
这篇奏章是面旗帜,高太后读得神清气爽,看到了恢复旧法的曙光。多年来被压制在地方上只能喃喃咒骂的反对派们更是眼前一亮,觉得终于看到了反攻倒算的希望。可是现实是无奈的,不管司马光有怎样的抱负,高太后有多大的权柄,神宗留下的领导班子还在,蔡确、韩缜、章惇乃至于中层的干部人员都是新法集团的,这些人站在一边嘻嘻哈哈地看着上蹿下跳的司马光,只觉得很好玩。
大家上眼看哈,看一眼少一眼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司马光。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