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前途远大,无比远大。(2 / 6)
不用拜。”
比神灵都大了,天地间还有比皇帝还牛的吗?答案只此一个——皇帝!
可是赵普想了很久,给出了另一个答案——“道理最大。”
这个传说在宋史里非常有名,一直被几十年后纵横宋朝唯我独尊的理学家们奉为源头。至于真实性嘛,没法证明。宋史里这样的手段太多见了,哪个宗派想达到某些目的,总会穿越时空,找些无敌型的名人添加资料,让自己的行为神圣合法。
抛开上面的真实性,“道理最大”就是理学家们的核心力量。这些人披着宋朝的官服,口中念念有词忠君爱国,可是在行为上敢于做一切他们认为对的事。比如程颐在现实中的身份不过是个有光明的未来,可眼下还只是个低官阶的芝麻小官,他就敢上管君、下管臣。
他堂而皇之地挡住了宋朝的官员队伍,在这个队伍里有宰执、有两制、有三司、有台谏、有亲贵,哪个都是他碰不得的,可他站得非常稳,面沉似水。
你们要去哪儿?
司马光府啊。
去吊唁吗?你们都错了。程颐以一贯的教育家嘴脸给宋朝的顶级官员群落上集体大课——孔夫子曾经曰过,如果某天悲痛哭泣过,就不能再寻欢作乐(子于是日哭则不歌)。你们刚刚在皇宫里欢乐过,这时再去司马光府上吊唁,是对亡灵的不尊重。
官员大队哑了,面对这个嚣张的扫兴人,得怎么办呢?换一个人。哪怕他是帝师,这时也是自找没趣,官大一级压死人,当面斥责、背后出招,哪一种都能让他不死不活。可程颐就不同了,他是理学宗祖、当代大儒,尤其还端出了孔夫子,从哪一点上说,都动不得。
沉默中有人打了个哈哈:“孔夫子是说过哭的当天不能欢乐,可没说过欢乐那天不能哭嘛。”搞个小怪,闪出个台阶,大家都退一步多好。
可是程颐不退,他是理学宗师,讲究的就是诚心正义、无愧天地,最厌恶的就是这类油嘴滑舌投机取巧的东西。他怒了,站在当街坚持真理,无论怎样都不放官员们走。
这时官员队伍里走出了一个人。前面说过,这世界很大,以程颐的神圣光环,也仍然有极少数的人不怵他。这人就是其中之一,现任翰林兼侍读苏东坡。
谁都很生气,可走出来的仍然是苏轼,这人的天性是太强烈了,有话要说,就一定得说。他笑嘻嘻地走到程颐面前,转身面对大家。
程大人说的是有根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