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事合成的弹劾奏章送进了皇宫。 (1)(2 / 23)
裁员,而是应该不再往现有机构里塞人。等到在职的人员不断老化退休后,人数自然就少了。至于时间嘛,会比较长,估计需要十年。
这个主意真好,立即被全体旧党官员接受,高滔滔、吕大防、刘挚都长出一口气,真是天才啊,居然同时符合了所有方面的利益。就这么办了。
我们细想一下,这真是个好主意吗?十年,这是在乱世中创建一个王朝的时间;是宋、辽两国从幽燕城下激战到君子馆失败,决定两国命运走势的时间;是王安石改革,全面改造一个国家每个角落的时间。在这里,居然是用来简化国家官僚机构人数的时间……
而官僚的一个最大的本质属性就是听命令,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还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合格的官员吗?
旧党同仁们已经强大到了这种地步,政府要裁员,都得照顾体贴到他们的情绪才行。最后说一下,提出这个主意的人叫苏辙。
就是在历史里一向被认为精明、干练、独立、沉稳、有才的苏辙。关于他,我一直没有细写。第一,他身处在元祐年间,在这种大环境里注定了无所建树,没什么好写的;第二,从这件可以作为他政绩代表作的事件上,可以看出他的执政能力,实在没心情写。
不往现有机构里塞人,等在职官员自然老化退休,这样的确避免了眼前的争端,可是职能部门的活力怎样保证?整整十年啊,一群群既老且废还特别暴戾的临退休高级公务员们,不说临走前大捞最后一笔是古今中外的共识,能带给国家怎样的损失?光是占住了位置,压抑了一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才,这种损失哪个国家、哪届政府能承受得了?
类似这种乌龙高氏政府在八九年期间摆了一道又一道,次数多了也很累,导致高老太婆的身体崩溃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元祐五年的秋天,也就是奶娘事件的第二年。
高滔滔生平第一次请了长假,好多天没去上朝。这下子旧党大佬们慌了,别看平时和高滔滔隔着帘子互吼,他们心里很清楚,高氏是他们的靠山,没了这人旧党根本站不稳。
以吕大防为首,三名宰执入宫探病。他们走进了宋朝当时最神秘的一座宫殿。
严格地说,这座宫殿既是高太皇太后的寝宫,也是哲宗皇帝的寝宫。这是宋朝前所未见的,自从登基以来,小皇帝一直睡在奶奶的身边,两者间只有一片厚重的帷幕。每天哲宗除了和各位侍读在一起学习的时间外,上朝时和奶奶坐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