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事合成的弹劾奏章送进了皇宫。 (2)(18 / 23)
前后一共22天,两座新城出现在西北前线。一座是主城,原名石门,后改平夏;一座小些,原名好水寨,后改灵平寨。
平夏城,这座城建起之日,就是西夏国运走低、梁氏本人灭亡之时。
这些都是后话,在主客易位优劣互换之前,梁氏是不懂什么是后悔的。这时她和西夏只觉得好气又好笑,宋朝人为什么这样无聊呢?传说中最聪明最有智慧最有文化的种族居然像个一根筋的白痴一样,总是在同一个坑里爬进爬出。
难道他们忘了永乐城是怎么变成20多万汉人的集体公墓的了吗?没办法,只好让他们重新回忆一下。
平夏城竣工后的第五天,西夏发动了攻势。由阿埋、妹勒亲自领军,共10多万人全副武装外加实用型外挂,冲向了宋军阵地。
这些外挂都是有针对性的,每个西夏大兵右手拿刀左手铁锹背后一大捆干草,随时准备杀人、填沟、拆城。接近平夏城,他们先扔出了干草,想象一下不管宋军挖出的壕沟多深又宽,10多万捆干草扔下去是什么状况,至少某一个地段的沟瞬间被填平。
两军接战,形势迅速向西夏人预料的方向发展,不管宋军有多英勇,人数比例放在那儿,哪怕章楶集结的8万大军都摆在第一线也不够瞧,对方第一次冲锋就用了10多万。没过多久,宋军第一条防线被冲破,全军被压向城门。
危机到了,如果就势躲进城去,永乐城的战况就将重现。西夏人以绝对兵力屯兵城外,宋军只有死路一条。考虑到章楶之前已经是集西北诸路联军出战了,不可能迅速组织到第二拨救援队,怎么看都无法避免永乐城悲剧的重演。
关键时刻一个传奇出现,大宋百年西北军中有两大传奇姓氏,一个姓种,另一个姓姚。姚氏,在平夏城之战中第一次崭露头角。
第十九章 熙河军姚雄
姚雄在熙河军很有头脸,可惜和熙河军一样长年在境外作战,本土战绩很少,以至于谁都不知道他。这不要紧,狼行千里吃肉,狠人到哪儿都搞得一身血,越到危急时越能制造神奇。
不然凭什么千万战士中,他是传奇?
10多万西夏人冲上来,姚雄带着7000人反攻过去。当他出现时,一群群的西夏人已经冲向了城墙,正用铁锹拆城,局势已经没法再恶劣,眼看城墙倒塌,全线崩溃。
姚雄没管城墙,他冲向了壕沟,那里最初时被干草填平的一块地段是西夏人源源添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