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路,旱路或者海路。(2 / 7)
,一个人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仁者见仁,阴者见险。
完颜宗弼挥军疾进,渡江之后直追赵构,从建康到临安,从临安到越州(今浙江绍兴),从越州到明州(今浙江宁波)。赵构觉得明州不好,逃往定海,完颜宗弼也追了过去。
赵构下海。
船一直在海里诱惑着建炎集团。说实话,不到最后关头,谁也不愿下海。那不只是安全问题,更是一个政府的形象问题,只有在灭亡关头,赵构才会走那一步。
赵构顾不得了,他乘船入海。第一个目标是温州。运气很不好,这么点路,还在海岸线边上,他居然遇到了大风雨,他的船队被吹散了。
他的兵力急剧下降,别说是金军了,遇上海盗都可能会出事。大风雨过后,临近年关,赵构非常准时地遇到了所谓的“送年风”,即一连好多天的舒缓南风。船撑足了帆,仍然慢悠悠地走着,走着,走着,赵构欲哭无泪,这速度比驴跑得还慢,金军一定会追上来的!
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正月初一,赵构的船队在海中下碇停泊。君臣过新年,唯一的快乐是一尾海鱼练弹跳,不小心蹦进了船舱里。随行的吴夫人,也就是后来的宪圣慈烈吴皇后连忙恭喜,说这是“周人白鱼之祥也”。
君臣大喜。
因为周武王也坐过船,也有一条鱼蹦进了船舱,之后,武王得胜,成了天下共主。可那是武王去进攻商朝好吧,不是被商朝撵得满海乱跑!
正月初二,海上很平静。初三,无论如何都得靠岸了,因为没有吃的,赵构快要饿死了。他步行上岸,亲自找了个小庙进去要饭吃。
和尚拿出五个粗粮饼,赵九弟一口气吃了三个半。
如此凄惨窘迫,还得再回到海里忍着。赵构的船队在温州沿海一带漂移着,时刻改变着航线、泊点。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二月中旬,赵构上岸了,住进温州州衙。
因为完颜宗弼终于撤军了。
这个完颜宗弼与以前的那些金军将领大不相同,似乎打仗成瘾。他一路追着赵构,沿途每战必胜、每攻必克,从长江边一直追到了昌国县,还是不罢休。
他抢了很多商船,组建水军。他明知道自己的手下水性不怎么样,还是派他们下海抓人去了,结果,迎头遇上宋军枢密院提领海船张公裕。业余的被专业的痛打一顿,才清醒过来,从此离海远远的。
据说完颜宗弼当时很不甘心,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