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金军兵分四路南下。(9 / 20)
璀璨明亮的星星,那就是岳飞。这样说,会有很多人不服气,他们会问韩世忠、吴璘、刘锜呢,这些人难道都不足为道?
是,的确都不足为道。
为什么这么说,一切以事实为准绳,历史会给出最正确的答案。回到西北方面,完颜撤离喝进军神速,从河中府渡黄河入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奔袭二百五十余里,几天之内就拿下了长安。这个速度让南宋的川陕方面没法反应,实事求是地说,斥候探马的速度都不见得比撤离喝跑得快。
这时川陕的主将不姓吴了,而是原四川安抚制置使胡世将。吴玠死后一个月,临安方面的追悼词、抚恤金以及分割行营右护军的命令就打包送来了。
追赠吴玠为少师,赐钱三十万贯,谥号武安。行营右护军的军权上交给川陕一把手胡世将,具体军权下分,由三个将领负责,分别是吴璘、名将郭成之子郭浩以及右护军老行伍杨政。他们就是后来的“蜀中三大将”。如此分派,赵构很欣慰,四川终于姓赵,不姓吴了。
不姓吴的右护军反应迟钝,当撤离喝逼近凤翔时,五万多右护军分散在陕西各地,临时调度的将领们则在上任的途中。胡世将坐镇河池大本营,想召集高层开会,居然找不到人。
吴璘最先赶到,正赶上参谋们开会,中心议题是河池大本营还要吗?理由是撤离喝进军太快,右护军兵力分散,这时河池非常脆弱,撤离喝一定会以这里为目标,重点突破的——吴璘气得头晕,这帮死秀才都该拉出去砍了!
想当年吴玠把河池设为大本营,就是因为它地理位置险要,总揽全局,越是危难的时候,这里的重要性才会得以彰显。某次战前吴玠本来不在这里,都特意赶来阅兵,哪怕差点儿被金军突袭抓获,也毫不在意。河池如此重地,这时居然要主动放弃,这事从何说起?
吴璘以全家百口人的生命保证,一定要守住河池。至于下一步,就实在难说了。右护军兵力如此分散,这时撤离喝突袭入境,已经谈不上集结决战了,吴璘只能尽力地拖住金军,尽一切可能转移物资人员进四川,保住蜀口一线。
之后,一部分右护军回山原一带竭尽全力拖住了完颜撤离喝,一连三天,他们顶住了金军骑兵的无数次冲击。其间他们被强攻,顶住了:敌军绕到后方偷袭合围,他们冲出了包围圈;逃向渭州,被追击,终于崩溃……这一战撤离喝赢了,他可以喊出“我没赢过吴玠,可我战胜了右护军”之类的话,可是他也消耗得很惨,被迫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