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二更。(5 / 11)
搞些小动作反对。
但是真正致命的打击瞬间到来,他们谁都没有想到,同为三大将,在裁撤之列的张俊第一时间表态:“臣已到院治事,现管军马,伏望拨属御前使唤。”
张俊已经到枢密院上班了!
这让韩、岳两人何以自处,是仍然反对吗?那样首先面临的就是军方的分裂对抗,三大将内讧,前线直接动荡,两位不是为国为民的忠臣良将吗,会忍心付出这样的代价吗?
答案显而易见。韩、岳只能沉默。
哪怕被人背后捅了刀子,也要时刻坚守底线。这就是有原则的人的悲哀,总是束手缚脚,觉得处处都是花瓶瓷器,不可以打碎,于是碎的就只能是自己!
这一切都在赵构、秦桧的计划之中。等三大将都到枢密院报到上班之后,赵构再一次召见了他们。这一次他说:
“朕当初给你们一路宣抚之权,这很小。现在把国家军事首脑重地枢密院交给你们统领,这权力很大。你们要同心同德为国家服务,要团结,别分彼此,这样我们宋朝的兵力就联合在一起不可抵御了。如此一来,像金兀术之流随时都可能扫除!”
这段话,谁能挑出毛病来吗?
一路宣抚之权,与枢密院长官相比,大小的确不同。三大将变成两正使、一副使,可说总揽军队,理论上千真万确操执军队权柄。三人同在一间办公室里上班,随时沟通,的确比从前远隔千里、互相斗气强得多。那么千对万对,哪里出错了呢?
韩、岳两人总不能直接喊出来“你们搞阴谋诡计骗人夺权”吧?
这就是政治。搞得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却有苦说不出。不是不能说,而是说出来了会更尴尬、更难堪,损失更大。
赵构十五年之后终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超群的政客了。他对三大将说的上面那番话,并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浅薄表现,而是对下一个更重要的进程的铺垫。
三大将哑口无言之后,赵构以同样的论调向各军区的三大将原下属们发令。命令里有宣告:“朕昨命虎臣,各当阃寄,虽相望列戍,已大畅于军声。”
你们的首领已经升官当了枢密使,不回辖区了。
有指示:“……凡尔有众,朕亲统临。肆其偏裨,咸得专达。”
你们统统归我指挥,无论是大将小将偏将准备将,都有直接跟我联系的权利和义务。
有许诺:“……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