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倡言楚州“不可守”。(5 / 11)
这是怎样的快乐!
张宪被严刑拷打至体无完肤,岳云也一样。可是自始至终张俊都没能得到他想要的。他那颗蠢到了一定程度的脑子里能编出来的最完美的谎言,不外乎说张宪接受了岳飞的指使,鼓动军队造反要挟朝廷,而在江西、鄂州之间充当桥梁的就是岳云,等等。
可是证据呢?张俊觉得应该有一封信。可是信呢?实在是找不着——很好,那一定是张宪烧掉了。
如此拙劣。
尽管很笨,尽管很蠢,尽管什么证据也没有,但是足够了。张俊带着这些想象中的罪名,押着遍体鳞伤的张宪、岳云去了临安,把他们投进了大理寺狱里。
至此网已张开,只差岳飞入瓮。
要怎样抓捕岳飞呢?这才真的能体现出秦桧、赵构的“智慧”。他们根本没有大张旗鼓,而是由首相下令,派禁军统领杨沂中出公差,带着“堂牒”去江西召岳飞进临安。
对付岳飞根本不必使什么特殊招数,只要正规就行。越是正规的命令,岳飞就越不会拒绝,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也一样会跳下去。
杨沂中出临安赶往江西时,岳飞已经知道了些许消息。他从前的一个部将蒋世雄被远调到福建任职,在临安城里偶然得知了张宪、岳云被关押的消息,昼夜兼程赶到江西报信。
岳飞很平静,很多事从心头掠过,稍微有点动念就什么都清楚了。诱骗王俊诬告,牵连张宪、岳云入罪,最后算计到他的头上——这与之前陷害韩世忠时的手段如出一辙。
怎样应对呢?
蒋世雄劝他学韩世忠,迅速进京向皇帝求情。要么就远走高飞,从此远离一切。反正万万不能坐以待毙!岳飞苦笑了,他怎能去学韩世忠。
岳飞一生从未昧心低头,从未因生死富贵之事折腰!况且韩世忠于赵构曾有救命救驾之功,哪里是他所能比的。思索再三,岳飞平静地叹了一声,说:“使天有目,必不使忠臣陷不义;万一不幸,亦何所逃。”
老天长眼,自然护佑忠良——多么美好的愿望!
杨沂中在九月下旬的某一天到来,岳飞很平静地跟着他走了。十月十三日,万寿观使岳飞重回临安城,没能见到皇帝、首相,直接下狱。
那一天,岳飞的车轿被抬进了大理寺。岳飞惊愕,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未经弹劾、申辩就下狱。他大声问:“怎么把我带到这里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