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尽忠过劳死,死后真相无人知。 (1)(1 / 23)
整整四年过去,赵昚才明白自己的决定是多么蠢、多么伤人。宋廷遗赠虞允文为太傅,赐谥号忠肃。
虞允文死后,赵昚举目四望,看不到半个能理解他的人,更不要说支持帮助云云了,这让他举步维艰。时间长了,他渐渐变得懒散了。
不懒散又如何,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没完没了地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搏杀中体会到乐趣的。时间是最可怕的杀器,搞得久了,谁都会体力不支。
从这时起,赵昚的心收了起来。他会专注地凝视自己的三个儿子,精心比较他们之间谁更加像自己一些,进而精心地给他们选媳妇,再精心地对比他们生下来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们,谁更加优秀。时不时地还会去探望他的老爹,陪着赵构在天竺寺、玉津园等临安著名旅游景点散步。
日子一天天过去,南宋、金之间越来越和谐美好,中原、江南、塞北一片平静,大理、西夏、吐蕃一片平静,这个世界几乎陷入了一个梦境一样的理想国度,仿佛战火、鲜血、死亡等丑陋的东西都统统不见了。这可能吗?
它们去了哪儿?
世人不会知道,在这片无比广阔的平和之外,还有一个男孩几在受苦。这个男孩儿远在极北之地的苦寒草原上,他名叫孛儿只斤·铁木真。
第十九章 成吉思汗登上舞台
蒙古高原自秦汉以来,一直是中原汉人的梦魇之地。那里遥远,远到只有最强悍的将军、最精锐的士卒才敢于梦想着去奔袭。那里苦寒,传说只有最坚忍的狼和最凶残的人才能生存。但是不管中原的王朝怎样进化变幻,秦、汉、晋、唐,无论是谁,那里都有与之相应的强悍种族出现。
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黠戛斯以及蒙古。
据学术界目前占主导的意见,最早的蒙古人源自东胡,唐朝时移居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之东,形成室韦蒙兀。蒙古即蒙兀的汉文音译名。
在中原两宋之交期间,这片高原上一片混乱,在今贝加尔湖以南,长城以北,阿尔泰山之东,兴安岭以西的广阔地域内,没有哪个种族能统一大漠南北。不管他是操蒙古语,还是突厥语;不管他是游牧打猎的,还是采集渔猎的。
蒙古族只是其中一支而已,长久以来活得很是艰难。这不仅是因为环境的恶劣,更是由于长期以来绵延的仇恨。
最长久的一个死冤家,就是塔塔儿人。
塔塔儿人在任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